非抗心律失常类药治疗心律失常

/ 2

非抗心律失常类药治疗心律失常

孙德春

孙德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医院药剂科150088)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259-02

近年来发现有许多非抗心律失常类药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简述如下。

1硫酸镁

崔极贵报道冠心、肺心、风心、预激症候群及洋地黄中毒、奎尼丁反应所致的心律失常(其类型有多源性房早、房速、室上速、室颤、频发室早)14例患者,其中有11例曾经利多卡因、钾盐、洋地黄等类药物治疗无效。采用25%硫酸镁8~10m溶于10%~50%葡萄糖液中快速静滴,后继以25%硫酸镁20~40ml溶于5%~10%葡萄糖200~50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续3~7天而取效。赵关林报告3例扭转型室速用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后未能取效,而以10%硫酸镁20ml或25%硫酸镁10ml静脉缓慢推注获得成功。硫酸镁作用机制: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缓解血管的痉挛状态;使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下降,解除血管痉挛、减少内皮损伤;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2三磷酸腺苷(ATP)

通过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电生理作用的研究证明,ATP对窦房结有负性频率作用,对房室结有负性传导作用,并有很强的拟迷走神经作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关键是其作用于房室结、阻断折返环路,拟迷走神经作用也可能起重要作用。一次静滴20mg(稀释至5ml,5秒钟内注完)。病人可在数秒内(不超过1分钟)转复为窦性心律。ATP可短期内重复使用,一般用药无效后可在2~3分钟后重复使用。有作者认为,ATP加阿托品(0.5~1mg)合用可提高疗效,并且减少副作用。

三磷酸腺苷: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作用短暂,仅持续10~20s。5~10mg生理盐水稀释,5s内快速静脉推注;如无效,间隔2~3min,增加剂量5mg,再次注射,直至见效或总剂量达40mg。副作用有面部潮红、恶心、胸闷、头晕及头痛等,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心绞痛发作、窦性停搏、房室传导组滞及快速心律失常。

3黄连素

黄伟民用黄连素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50例,所有患者以前均已使用过乙胺碘呋酮、双异丙吡胺等1~6砷抗心律失常药,因疗效不佳或副作用大而停用。给予黄莲素治疗后,50例患者平均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者30例。卢焰山用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68例。结果有效54例,有效率为97.4%。毛方方进一步将黄连素扩大到试用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45例,包括室早、房早、房室连接处早搏、阵发性房颤、慢性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风心病及原因不明的。结果显效2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上述报道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全部采用口服给药,一般剂量为0.4~0.5g/次,每日4次,一般在服药后6~10天显效。黄连素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小,口服极安全,同时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临床。

黄连素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抗菌谱广。体外实验表明,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连的抗革兰阳性与阴性菌的作用是能抑制细菌糖代谢中间环节丙酮酸的氧化脱羧过程,影响细菌对维生素B6、维生素PP的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与细菌DNA形成复合形,影响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近年研究表明黄连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导致核糖体和细胞壁(包括中隔)的改变而干扰了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所致。

4谷维素

王铭等报道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其类型有室早、房早、房颤、阵发性室上速)35例,其中有21例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效果不好或转复后又复发,有3例服用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无效。全部口服给药,起始剂量50mg每日3次,显效后继服1周,然后减量维持,若服药3~5天后仍无效或未达显效者,则加量至80~150mg每日3次,最大剂量为500mg/d,疗程一般2~6周。结果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疗效出现时间最早服药后36小时,最迟为第9天,一般为5~7天。本组病例观察,谷维素治疗心律失常的显效率为88.9%。从而证明,谷维素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另外,谷维素治疗心律失常较安全,尤其不影响心率,对于心率缓慢型的心律失常更为适应。

参考文献

[1]崔极贵,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10(1):22.

[2]赵关林,等.上海医学,2005,8(5):305

[3]李常太.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8(1):5.

[4]宋有城.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4(5):284.

[5]黄伟民,等.实用内科杂志,2005,5(11):587.

[6]卢焰山,等.临床荟萃,2000,5(6):251.

[7]毛方方,等.实用内科杂志,2006,6(5):257.

[8]王铭,等.临床芸萃,2000,5(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