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初探

迟博伟

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培养教师专业技能。面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师资建设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走向科学化,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以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职能与普通学校教师的业务职能逐渐分化,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职能更注重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对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新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职业教育的首要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国家也多次出台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既是实现学生就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所在,创新所在,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所在。

一.国外发展状况

美国的职业教育类型多样,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呈多样化特点,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都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美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比一般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证书要求更高。美国各州的职业教育法规不完全一致,比较通用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一般要求是具有拟教授专业相关领域的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同时具有相关专业领域1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者才有资格申请相应专业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美国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培养计划为职业教师提供灵活高效的培养机制,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师能跟上时代发展。

德国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提高其总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规,规定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把参加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说明,职业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性教育环节才能落实。职业教育教师只有自身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才能符合“双师型”教师的提法。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德国职业院校聘用教师时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师的直接工作经验。因此除了从各大院校引进职业教师以外,更重要的是从各行各业中挖掘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丰富职业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国外虽然没有“双师型”教师这一名词的相应提法和定义,但是职教师资的培养都是按“双师”内涵要求进行的。在国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始终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两方面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获取相应的专业教师资格。此外,除了强调职业教育教师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还强调具有知识技能外的其他职责,例如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身的教师魅力。可见,“双师型”教师并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不只是教师和工程师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具备以教学实践为切入口,不断渗入、开发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

二.国内研究综述

1.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挑战。其中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不足;青年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职业教育基础薄弱,过分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文化课教师比例很大,但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却很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中职师资队伍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必须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培养与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积极开展专业课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实践。教师进入生产一线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备课的过程,也是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

(1)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质量较差。

中职教师数量未达到规定师生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目前状况来看,“双师型”教师在量上完全达不到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距离目标还差很远。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上还有很多价值观念的不同。具体体现为单方面追求教师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总量,却忽视了对职业教师能力的培养。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主要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负责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不重视。原因有几个方面,可能是工作太忙,可能是缺乏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经验,也可能是只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表面成绩。

(2)专业课教师的水平与“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

一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专业理论水平较差,有的教师理论水平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担任的是实习指导工作。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是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这方面有所不足必定会影响正常工作。理论水平高、技术精通、讲课好、能操作,符合这些要求的专业课教师很少。虽然持有“双证”的教师数量很多,但是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却很少。

(3)培养“双师型”教师途径少,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

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能真正深入到企业参加锻炼的机会很少。这里有许多原因,如中等职业学校纪律要求、教学任务多等原因。而对于诸多企业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并没有相关的隶属关系。对于诸多企业而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欢迎学校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但是却没有实际义务去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况且更不能扰乱正常生产秩序。

三.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要转变理念,只有这样,“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取得实效。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刚毕业就走上讲台,因为他们都来自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背景的烙印较深,其中的很多人对专业技能培训不理解,还有人认为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都是不能胜任理论教学的。所以需要对教师加强职业思想教育和指导,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2]李梦卿,熊健民,罗莉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10.

[3]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5]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践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