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生引航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3

深化新生引航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于冠华隋蕾

于冠华隋蕾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北京通州101100)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基石。我校将体验式的新生引航工程作为全过程育人的起点,贯彻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务实创新的进行新生入学教育。

关键词:新生引航工程;大学生;成长成才;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9.2;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2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与要求,抓住大学新生入学这个关键时期,在市委宣传部及市委教育工委开展新生引航工程的号召下,北京物资学院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以学校统筹规划为基础,以学院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创新为重点,实施体验式新生引航工程,务实创新的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认知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教育,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新生引航工程的实践探索

(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深入开展新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初级党课,使新生对党的历史、基本理论有初步的认识,组织新生参加形势与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学习,促进新生对国家、世界形势的了解,加强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思想、激发新生的历史责任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伴随大一新生军训实践开展军事理论课程,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新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针对大一新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这一特殊阶段,充分利用深度谈话、写实性德育素质档案等方式、方法,主题团日活动等,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深”“广”“活”“实”,从而引导大一新生加强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搭建新生专业学习兴趣平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

针对大一新生专业认知的局限性及盲目性,对新生入校进行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引航工程的重中之重。新生选择专业的原因、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学习兴趣具有多样性,大多数新生没有明确的学业、职业规划方向。我校根据新生认知规律,延长教育周期,将新生引航工程延伸至大一整个学年,循序渐进做好引导、体验两方面工作。

引导:开展专业、职业认知系列讲座,围绕“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这一问题,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专业特色以及职业发展方向,高标准,长目标围绕职业规划制定学业计划。通过人生导师队伍的社会引领、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引导及生活关心、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指导以及班主任助理队伍的朋辈教育,打造全员育人平台,实现多对一的全员育人模式,满足大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双重需求。

体验:通过“读书报告”在上、下学期分别开展通识及专业读书活动。通识类读书活动侧重提高学生读书兴趣,拓展知识面;专业读书活动侧重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及专业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外沿、强化素质修养,以及提高自身能力。通过商话等社会成功人士的访谈活动,汲取成功人士的经验,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角度的了解社会,对职业方向的思考、规划,以及定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进行职业规划。针对于当代大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规划问题,我校分三年开设三个学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对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不同把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锻造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具有物院特色的职业价值观。

(三)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引导优良学风、校风。

学校、学院、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发大一新生才能,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新生导航系列活动,如风筝大赛、宿舍文化月、新生运动会等加快新生间熟识,增强班级向心力;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比赛,如舞蹈大赛、PPT创新制作大赛、辩论赛、“腾龙”“飞凤”篮球赛、“卧虎”“阳光”足球赛、商贸文化节系列活动等,重点突出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提升,培养新生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丰富校园文化。

注重学风建设,始终贯彻以“学术带学风、以活动树学风、以奖励正学风”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重视“学术带学风”,打造学术型学院。以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GMC国际企业挑战赛等比赛为依托,举行学术讲座,营造学术氛围,通过相应的选拔赛、成果展示等扩大大一新生学术研究,创新性学习交流。

注重班级建设。新生进入大学新环境中,最直接的组织是班级。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目标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营造班级优良学风氛围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依托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依靠人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四支队伍的建设带动新生班集体建设,培养班级向心力,加强学风引导。

(四)注重行为养成教育,促进新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加强党支部学生干部、团委学生会社团干部、班主任助理、班团干部四只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为学团校等形式,带动大一新生熟悉党务、团务以及学生会相关工作并积极参加团学活动,以高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为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大一新生对于大学时间的合理安排、管理工作,建立晚自习制度,利用晚自习时间,班主任助理对大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辅导、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我管理;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进而合理安排学习和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在团委学生会的等学生团体中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效率,提高大一新生自我服务的意识。

(五)多角度进行大学生活适应教育,全方位关注新生大学适应和转变过程。

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是新生引航工程的重点关注点,学校以学生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多角度开展新生适应教育,全方位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新生活,关注大一新生转变过程,尽快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等课程对全体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等形式灵活开展班级活动,通过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重点人群的心理动态,及时纾解或转介。

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新生开学之初召开大一新生家长会,让家长对学校环境、学生专业、学生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从而建立双渠道反馈机制,构建全方位育人平台。

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学校的各项扶助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国家、学校和企业的资助能落实到需要的人身上。

系列讲座切实保障学生日常生活资讯的全面性和完善性:院领导见面明晰新生成长成才目标,专业教育提高专业认知、培养专业热情;党组织教育提高新生政治素养;团组织教育提高新生参与社会活动意识;学生手册解读树立新生遵纪守法观念;新生礼仪培训让学生知礼明礼;校长《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二、新生引航工程的再思考

(一)全面认识新生引航工程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功能。

开启大一新生大学生涯和人生道路的大门,全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跨入大学校门是青年大学生人生的又一起点,新生引航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基础性引导的功能价值,其目的重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生活、对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对社会和国家具有责任感。完善的新生引航工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新生引航工程效果持久化、内容系统化。

新生引航工程是我校全过程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创新的教育形式为载体,有效地传授教育内容,使之在每一名大一新生身上有所体现,并且能够延长这种教育效果达到长期性。

针对于教育内容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合理规划教育内容多样性,信息时效性,意义实践性,使学生将所看所听所学所做应用到学习、生活、社会、工作中,培养有思想文化内涵、有全面工作能力、有社会责任感、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

(三)新生引航工程育人主体多对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构建新生引航工程中的“三全育人”体系。不断加强人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四支队伍的建设,发挥学院领导干部的职能作用,加深院长等处级领导干部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和关注度,高度重视对大一新思想、学习、生活的引导作用,构建多人对一的全员育人体系。利用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加强与企业联系,邀请企业家与学生深度接触,进行社会引领;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新生导航系列活动、初高级党校、为学团校、专业读书报告等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认知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教育,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

(四)创新形式,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新生引航工程其作用在于帮助大一新生从依赖性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引导大一新生的观念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实现大学生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学校立足于90后大学生独有的特点,开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以体验式教育理念贯穿活动,创新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过程,培养顺应社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成功的入学教育重在新生引航工程的“引导”工作,做到全方位、高层次、长效化的新生引航标准,才能为青年新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为大一新生开启迈入社会的大门,新生引航工程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成功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努力培养成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乃至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永久性财富。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王浩等.基于90后大学新生心理特征的入学教育探索[J].学理论,2009,(31).

[2]楼晓英.大学新生引航工程的实践与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2.01,(592).

[3]梁芷铭.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1(21)

[4]高春娣.吴勇等.创新新生引航工程多维度促进新生健康成长[J]北京教育•德育,2012.09,(616).

[5]丁浩兰建华.立体化开展新生引航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2.09,(616).

[6]陈恩.立足新的起点,导航心的征程[J].华章2012(22)

[7]董卓宁范鹰.新生引航工程的实践与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2.09,(616).

[8]张文杰何侃侃.在新生引航工程中创新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2.09,(616).

作者简介:于冠华,女,(1979.9-),籍贯辽宁营口市,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武汉大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