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浅析

姜剑

姜剑

(青岛天山小学,山东青岛2660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写作仍然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屡见不鲜。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更多关注写作方法的指导,忽略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心里话,笔者尝试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写作欲望

在平日的作文课上,时常会看到学生眉头紧锁,搜肠刮肚,不知如何下笔。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这一难题,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亲身的感受与体验。由于情景的设计来自于生活,学生观察目的及观察对象十分明确,捕捉的是即时体验,培养的是有意注意,这对提高学生写即时活动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生活情境的创设,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作文的局面。学生不仅参与活动的热情高,还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仅仅依靠创设生活情境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过什么生活便是什么教育。过健康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高尚的生活便是受高尚的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感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季节的变化观察校园中、院落里各种树木、花草的特点,让学生从自然界中寻找四季的特征,可以把观察到的写成一首小诗,或者是一首童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着对不同季节的喜爱之情。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迎春花第一个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第一片落叶让我知道了秋天的脚步近了……写小动物时,让学生用一个周的时间对自己饲养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每天将自己新奇的发现记录下来。小鱼追逐嬉戏,乌龟伸懒腰,小猫洗脸,狗啃骨头……一个个活龙活现的情景跃然纸上。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表达、细腻的情感,无不流露出小作者独特的经历与感受。

2.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写作素材

在教学中,抓住适当的时机,如校园文体活动、外出观光旅游、社会实践以及家庭聚会等,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引导,努力让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只有这样,生活才能真正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学生写出的作文才能鲜活生动、血肉丰满。

三、关注习作过程评价,树立写作信心

写作的信心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有人曾抽取某校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写作兴趣”的调查。调查中发现,90%以上学生都觉得写作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由此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没有信心,更何谈兴趣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采取以下方法:

1.分层评价,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

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是无可非议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前期的阅读与积累造成的,也可能与生活的环境或遗传因素有关。教学中,为了帮助每个同学树立写作的信心,尽可能弱化差异,力争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写作的独到之处。对于写作水平高一点的学生,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将整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作文中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写作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好题目或一个好的选材,都要大加表扬。长此以往,积极的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写作兴趣起到促进作用。

2.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

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周围事物,并通过每周写周记的形式将自己观察的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每周,笔者都会拿出专门的时间对周记进行评价,或上传到校园网上,或收集到班级作文集中,或投递给报社,或给家长发一份喜报。只要学生细致观察,用心思考,认真写作,均可以获得奖励。这种奖励机制不仅将被动作写作变为主动写作,渐渐地帮助学生养成了乐于写作、勤于写作的好习惯。

总之,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去发现、去想象、去感受、去探索,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表达自己生命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