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服务公司在电改背景下的转型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电力工程服务公司在电改背景下的转型问题研究

龚敏辉

广州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电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力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电力改革与电力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和解决改革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电力行业内部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下,电改对企业的影响巨大。本文作者结合当前实际对目前电改现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在电改背景下电网公司面临的转型和挑战,可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改;服务;转型;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新电改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全国首个允许售电公司参与竞争交易的省份,售电公司的参与,让电力市场规模在过去一年得到了快速增长,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16年11月底,广东省供电量4896亿千瓦时。进入广东电力交易市场的市场主体共1297个。其中电厂38家,全部为30万千瓦以上煤机,共计101台,装机5271万千瓦,达全省统调装机的51%。大用户613家(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园区中小用户436家(11个园区,需售电公司代理参与市场交易)。售电公司210家,数量居全国最多。

一、电改方案简介

电网企业告别双重垄断,又标志着新电改有了新进展。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响应,主动搞好转型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即广东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广东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方案,广东发改委介绍广东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实施方案等,此外,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还将介绍《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基本规则(试行)》和《广东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等,这意味着广东电力交易新规出台。广东电改是基于用户自进入市场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自行退出市场。大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售电公司,但在同一时刻只能选择一家售电公司购电(长协+竞价),合约期内维持购售电关系不变。成交价不再是按价差配对,改为按边际价差统一出清。对偏差电量进行惩罚,正偏差(多用电)按价差处罚,负偏差(少用电)按价差的3倍处罚。

二、基于当前电力企业电改现况的分析

1.电力企业的优势

电网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下属的各电力公司的优势明显和突出。公司具有成体系的电网结构,较为规范的生产与管理制度,高学历高技能的管理及维护人员,数年的运行经验,电力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有着制度、技术等多方的保障,要实现企业的基本职能完全没有问题。

2.电力企业面临的劣势

电网公司作为曾经的垄断企业,其公司发展受当前我国国策的影响较大,对于运营中制度的变革,相对缺乏经验。在新电改的背景下,盈利模式不再是赚取发电侧、用电侧的差价,而是收取过网费,如何找到新的收益点是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3.电力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在我国“十三五”发展路线图中,电力设备就被列为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等都是未来电力设备领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升级的重要方面。同时,智能电网设备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的建设,保护控制层级更加完整、性能更加可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势必继续保持增长,供电企业作为传输电能的中间环节,自然利好。而在对电网设备进一步投资及维护时,智能设备的出现,虽然增加了投资成本,但便于日后的维护,从长远来看,也势必有利于企业的成本降低及服务提升。

三、电力企业在电改背景下面临的转型和挑战

1.明确当前发展目标

电力企业始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大力发展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智能电网产业。一是,要让人民群众生产更方便,智能电网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完善了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提高了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二是,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便捷,智能电网可以促使电力用户转变角色,使其兼有用户和售电两重属性,能够为企业和用户搭建一个家庭用电综合服务平台,改变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

2.正确配置资源市场化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提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若干原则,并以此提出了主要的任务清单。规定通过优先购电制度和优先发电制度保留一部分的发用电计划,释放出来的发用电计划则通过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等方式逐步交于市场配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网建设。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充分体现了电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3.加快市场主体多元化

售电侧放开的最大改变在于从售电环节引入了竞争,让用户有了更自由的选择权。新电改将在一定程度上破除电网的用电专营体制,形成多个相互竞争的售电企业。根据其资本和配电网属性的不同,主要分为了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且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和独立的售电公司三类售电公司。

4.努力建设智能电网

电网企业发展方向必须建设智能电网,其内涵包括: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调度、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通信、智能测量等。真正实现网架坚强,广泛互联,友好互动的智能电网,以适应新电改的发展需要。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进行基础信息通讯和智能电网数据计算,充分挖掘大数据资源价值,完成智能化决策运行,进而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在需求侧要加强管理,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用电需求。

5.加快服务转型

通过由智能交互终端收集的用户用电数据信息,经由云平台加以分析计算,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智能用能决策服务。开展不同对象的精细化服务,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拓展潜在的增量市场。提高用户服务能力和需求侧响应能力。将售电服务和业务进行前后台分离,大力改善前台服务水平与效率,同时建立高效的后台业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前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增值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6.提高技术,保障供电质量

首先,以“互联网+安全”必将成为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新安全趋势。据有关方面统计,安全事故98%发生在基层现场,87%与人为因素有关。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必须借助互联网,可以采用视频安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录像,总结分析,针对问题,采取对策。其次,新能源的接入及智能电网的构建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新型的智能化设备又给电网维护带来了便利,机会与挑战并存。电源结构问题、技术方式问题、辅助补偿机制问题、系统规划及方式整定等等问题都不容小觑,关系到电力稳定与系统损耗,服务质量和公司盈利,而这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新技术的开发及运用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现有培训机制以外,还要加强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现场工作的机会,以此来保障供电质量。

7.建立档案库

交易平台建起,网售正式分离后,电网公司不再直接面对原营销部门所接待的客户,更多面对的可能是销售的中间商以及各发电企业。通过建立档案库,了解发电、用电端的情况,熟悉不同客户的操作模式和习惯,为客户提出更好的节能配送方案,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结构调整和业务升级的一种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而电力企业在独立自主地进行其他行业的市场活动时,会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出现一系列的新问题。成为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开拓电力体制改革下的新市场,也为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毅;付淑洁;曾鸣;;谈供电企业的营销战略[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景义红.电力产业改革背景下地级电网施工企业改革方案与对策研究——以济南鲁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8.

[3]黄鉴薪.反垄断背景下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问题与路径研究——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