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和技术改造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和技术改造途径

江红亮

峰峰集团万年矿河北邯郸05630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采设备的生产力越来越高,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使用寿命也日益增长,研发出了很多的开采设备,尤其是综合的开采设备,大倾角、大高采的开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煤矿的开采速度,但是相较于先进国家还是较为落后的。

关键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技术改造;途径

引言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大部分煤矿来说,人员、材料、设备等由井底车场至采区工作面需经多次中转,占用大量设备和劳力,安全隐患多,运输事故居高不下,与综采综掘等现代化采掘系统很不相称,因而,我们应该重视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优化,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与生产的安全性。

1辅助运输的任务和特点

辅助运输设备是在矿井内运送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设备。在煤矿井下主要运输平巷用机车运煤时,材料、设备和人员也用机车运输,主要运输平巷用带式输送机运煤时,需另设专用的辅助运输设备。在采区巷道内,因为运煤已经采用输送机,所以需另设专用的辅助运输设备。使用综采机组的工作面,辅助运输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综采机组调换工作面时,整件重量大,运量大,要求占用时间短,采用合适的运输设备,可缩短机组调换工作面占用的时间,对提高煤炭产量及机组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辅助运输的特点是:①运输线路随工作地点的延伸(缩短)或迁移而经常变化;②运输线路水平和倾斜互相交错连接;③工作地点分散,使得运输线路环节多、分支多;④待运物料品种繁多,形状各异;⑤井下巷道空间受限制,有沼气和煤尘,需用防爆设备。

2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研究现状

2.1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效率比较低

随着开采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煤矿资源的开采量在不断的提高,井下需要使用的材料、开采设备、开采人员与要输出矿井下的矸石、渣土等也在不断的增加,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任务也在不断的增加,而现在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是不能直接到工作地点的,还需要经过转载,这就影响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效率,对于煤矿的开采工作是不利的。

2.2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速度比较慢

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煤矿的开采深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型煤矿的开采工作面可以到达地下5—15千米,考虑到开采工作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在40—50分钟之内达到工作地点,而这就需要提高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速度。煤矿井下的开采设备是有限的,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在完成一个工作面的开采工作之后是需要把开采设备运输到另一个开采工作面,通常情况下开采设备的重量在几吨,并且是要在短时间之内运输完成的,但是现在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快速的完成运输大型开采设备的工作。

2.3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技术较为落后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煤矿的辅助运输系统还存在使用小绞车、小电动机车等多段分散落后的传统运输方式,与当前综采现代化系统不相称。虽然有一部分矿井采用了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我国一部分煤矿出现停产、半停产、生产效率底下,企业严重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在有限的资金下仅能使用传统或落后的采掘支护、煤炭运输设备,来维持生产,这样恶性循环阻碍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综掘设备的应用。

2.4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安全性比较低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一线采掘工作的事故发生率开始相对下降,但相对安全的辅助运输岗位反而成为事故多发区,根据不完整统计显示,我国煤矿运输事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辅助运输作业成为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其次,由于人们对于辅助运输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管理秩序协调不够完善,平行交叉作业较多,而具有复杂性的辅助运输过程,从根本上决定了辅助运输在现场实施和组织管理上成为典型的薄弱环节。

3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改造

3.1使用新型的辅助运输设施

在建设煤矿矿井的时候,应该详细的分析矿井周边的地质环境,与矿井的大小与深度、开采的方式等,从而选择合适的辅助运输设施,以减少矿井的底部到达工作面的运输工作。另外,为了有效的提高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施的安全性,应该在矿井的内部来添加相关的安全措施。比如:我们可以在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传动设备外部安装保护罩,以免人员或者是小动物进入传动设备当中,出现安全事故。

3.2加大运输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力度

规范化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施的管理可以确保煤矿井下煤炭资源安全的运输,严格的检查运输设施的质量,保证煤矿企业可以安全、迅速的开展生产活动、另外,还应该就建立健全对辅助运输设施的运行监管机制,在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当中,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运输设施运行安全的部门,主要就是检查辅助运输设施,并定期维护这些设施,以免在运输的时候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从而保证煤矿企业可以安全、快速的发展。

3.3优化新建采区内辅助运输系统

在对煤矿矿井新水平和新盘区进行设计时,要将辅助运输作为系统工程全面考虑,如在设计辅助运输的运行线路时,要充分考虑选用新型辅助运输设备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合理设计巷道断面、坡度和曲线半径。同时,在巷道断面设计时,要考虑采掘设备最大可拆解件的适应性问题,为采用先进适用的辅助运输设备做好基础准备。由于新建采区之前,主要大巷的辅助运输方式已经确定,因此对矿井主要大巷与采区大巷之间不同运输设备的转载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实现转载过程的机械化或自动化。

3.4善辅助运输管理体系

建设新型辅助运输系统,必须成立专业运输队伍、实行分区分段承包管理等办法进行封闭式管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实行由专业队伍统一运送全矿井材料设备.实现“管、用、修”一体化,改变原来运输管理混乱的局面.使运输质量标准达标,水平进一步提高,加速运输管理向科学化、标准化、人性化迈进。

3.5研发新型的辅助运输设施

为了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在小型煤矿中减少使用人力推车来进行运输工作,且尽量的减少运输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在小型的煤矿矿井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绳牵引单轨吊辅助运输设施,这种运输设施主要是利用钢丝绳的牵引作用来运输运煤车,其结构较为简单,规模也比较小,运输工作是比较稳定的,因而,这种运输设施是较为适合小型的煤矿矿井生产运输工作的。

4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技术展望

煤矿辅助运输系统是矿井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先进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采煤技术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昂的人力成本,发达地区人口过于密集的环境下,大部分矿井选址都远离城市,在城市边缘地区,甚至环境极为恶劣的高原、荒漠地区,因此矿井的用工问题日益显著,只能通过高薪来吸引人才或聘用廉价的文化水平低的劳动力从事煤矿开采工作,作为煤矿用工量庞大的辅助运输系统首当其冲。

随着对矿井辅助运输系统不断深入研究,未来辅助运输系统须满足防爆要求的前提下研发无轨胶轮车,连续牵引车等,在这些新型运输设备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例如连续牵引车,由于弹簧张紧,严重限制了其张紧力,如果张开频繁的话,将导致弹簧失去效果,造成梭车侧翻,出轨等情况。

结束语

矿井采用新型辅助运输系统后,应该跟上相应的运输管理体系,来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采用新型辅助运输系统可有效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写义明,罗志诚.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和技术改造途径[J].采矿技术.2010(S1).

[2]陈焕锳,姜汉军.加速我国煤矿辅助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煤炭.2005(02).

[3]李振星.浅谈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合理选用[J].能源与节能.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