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分析

朱琳艳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内科214199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5.38%>83.08%)、依从性(93.85%>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尿路感染发生率(3.08%<10.77%)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需要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用以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导尿管留置;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任何步骤、环节都不容忽视,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留置导尿管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对于改善患者的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但是导尿管的长期留置也会助长细菌的滋生,进而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需要采取可行的护理干预办法[1]。本研究以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导尿管留置的130例患者,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7.6±4.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6.9±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无菌操作是导尿管留置的基本要求,需要严格予以遵循。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常规护理的相关内容予以补充,具体内容如下

①健康教育:在留置导尿管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留置导尿管的方法、步骤、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其在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提高其依从性。

②清洁与消毒:选择合适材质的管道,留置导尿管前需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湿润。置管过程中,注意操作动作的规范和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加强对留置尿管的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导尿管末端,及时更换引尿袋,并清洗尿道和外阴部。

③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在导尿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气囊导管的插入深度,适量注水并引流。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尿量的变化,避免长时间留置,有效降低尿管留置时间,进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④生活指导: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通过增加饮水来实现生理性冲洗,促进引流通畅。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措施,有效预防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5.38%(62/65),依从性为93.85%(61/65),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08%(2/65)。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83.08%(54/65),依从性为84.62%(55/65),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77%(7/6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于表1:

3结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给予其护理干预,着重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由于导尿管的长期留置,引起大量细菌滋生,易引起尿路感染的发生,这就需要在导尿管留置的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留置导尿管前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提高其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在置管过程中,注意操作的规范,将导尿管轻缓插入尿道,避免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加强对导尿管以及置管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保证引流通畅,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减少细菌的滋生,最大程度上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依从性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为分别为95.38%、93.85%以及3.08%,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依从性和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3.08%、84.62%以及10.77,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依从性相对更高,而尿路感染发生率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吕小霞的临床研究当中[3],将102例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48例和对照组56例,护理组接受PDCA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10.0±1.8)d<(13.0±2.0)d]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87%<27.78%)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验证了本组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恢复,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利娟.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医源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5):140-141.

[2]刘蔚蔚.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探析[J].当代医学,2016,22(31):93-94.

[3]吕小霞.PDCA管理对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护理效果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