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应用扶他林软膏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早期应用扶他林软膏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

邱莹孙蒙

睢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二邱莹孙蒙

关键词:早期;扶他林软膏;胺碘酮;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5-ZYM

胺碘酮是当前临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治疗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快速心律的首选药物,可适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用药后能及时阻断、终止各类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且具有使用量少、起效快、药效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但经静脉给药后,极易对患者血管造成强烈刺激,进而容易引发浅表性静脉炎,最终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的痛苦,降低胺碘酮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早期干预手段,有效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该研究选取84例行胺碘酮治疗患者,分析早期应用扶他林软膏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行胺碘酮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各42例,常规组中男女患者数量比为30:12;年龄最小3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6.38±8.39)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7例、快速型房颤伴室性早搏8例、预激综合征15例、其他2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8:14,;年龄范围32—75岁,平均年龄(55.91±8.20)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6例、快速型房颤伴室性早搏7例、预激综合征13例、其他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对比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均需静脉输注胺碘酮者;患者、家属知晓治疗内容,且自愿参与实验;无药物过敏反应者;近3个月未进行过系统胺碘酮治疗者;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语言沟通顺畅者;排除标准:由于其他因素导致静脉炎者;静脉血管病变或功能异常者;存在其他静脉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者;认知功能或精神障碍者[1]。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手背或前壁血管粗直、易固定、弹性好、充盈度好的浅表单独静脉通道,采用7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输注前需确认穿刺肢体活动度是否良好、感知觉是否正常、穿刺处是否红肿等,待无需静脉给药或改用口服后,需及时撤除静脉通道。常规组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主要方法:在静脉给药前和给药后,均需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湿热敷穿刺部位各1次,每次湿热敷30分钟。研究组早期外用扶他林软膏,具体方法:静脉给药前,需在穿刺点上方1.5cm处挤压出适量扶他林软膏(生产厂家:GSKConsumerHealtheareSehweizAG,国药准字:H20160648,规格:20g/管),然后沿着输注血管走行方向,严格按照螺旋式手法轻柔涂开、揉搓、按摩10—15分钟,一直至药物充分被皮肤吸收,每隔8小时外用1次。

1.4评估指标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INS)静脉压程度评估两组患者静脉炎严重程度[2],标准:静脉局部水肿、红肿、疼痛,且无条索状变化,也未接触硬解,即Ⅰ级;静脉局部水肿、红肿、疼痛,且出现条索状变化,但未接触硬解,即Ⅱ级;静脉局部水肿、红肿、疼痛,且出现条索状变化,已经接触硬解,即Ⅲ级,以此计算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总数×100.00%。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均数±标准差,P<0.05,即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用药后,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Ⅰ级Ⅱ级Ⅲ级总发生率研究组(n=42)1002.38%对照组(n=42)32114.29%x23.896P0.048

3讨论

胺碘酮是近几年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常用药物之一,经静脉给药后极易对患者血管造成强烈刺激,且远超过血管缓冲应激能力,再加上长时间留置塑料导管致使静脉化学变化,严重影响静脉血管内膜渗透压、通透性以及局部代谢能力,最终容易引发静脉炎。随着近年来国家人口不断老龄化,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行胺碘酮治疗的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措施,以此尽可能减轻胺碘酮对血管的损伤,保护静脉组织。扶他林软膏是一种外用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其成分主要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外用后能及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可穿透皮肤直达炎症区域,以此发挥着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有助于维持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再生,能快速缓解静脉压迫感与疼痛感,在保证高浓度给药的同时,可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扶他林软膏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外用后不仅能及时减轻胺碘酮对静脉血管的刺激,还可有效预防静脉炎,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在胺碘酮致静脉炎预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小娟,黄丽.芙黄膏防治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72-73.

[2]郑英梅,杨雪,陈菊芬,等.水胶体敷料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7):141.

[3]鄢丽萍,陈丽燕,章慧敏.早期应用扶他林软膏对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87-88.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