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社区医院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策略

段晓倩

段晓倩(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卫生院江苏徐州221003)

【摘要】有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全国农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护士们普遍感到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因此,为高质量地完成护理任务,对护士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分析,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维护其身心健康,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医院护士农村医改心理压力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29-01

有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常面对来自医疗与非医疗两方面的压力事件,较一般人群有更多的紧张体验和心态,容易出现各种身心不适,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及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的优劣[1]。为高质量地完成护理任务,对护士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分析,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维护其身心健康,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1心理压力分析

1.1工作本身的压力

随着农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就医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患者人数较以前有了大幅增加,尤其是住院患者,护、患比例趋于不合理,使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另外,由于医院辅助支持系统不健全,工作任务不清晰等原因,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非护理范畴的工作,更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增大护理工作劳动的强度,易使人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等症状。

1.2自身方面的压力

当前,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对护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走出去充电,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紧张感。为适应岗位的需要,不少工作多年的护士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使护士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感。

1.3家庭方面的压力

护士以女性为多。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在家庭里扮演着多重角色。护士工作无规律,节假日常得不到休息,必然会打乱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即便护士已经竭尽全力,家庭矛盾也难以避免。研究显示,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大于其他职业女性[2]。

1.4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随着病人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投诉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士即便受到病人的辱骂,也必须忍耐做出精神妥协。护士的心理失衡又加重了病人不理解及不满意,形成恶性循环。医院的个别医生也对护士的工作不理解,只要护士做的稍不称心,就大声训斥。同时,同科室的护士也会对工作挑三拣四,产生矛盾。

1.5社会方面的压力

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人们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使护士有失衡感[3]。病患在就医过程中对待医生几乎是言听计从,而对护士的要求近乎苛刻,护士往往成为病患发泄不满的对象,她们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

2心理干预策略

2.1完善护士管理机制,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医院领导要清楚地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的管理。医院要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保证一定的护患比,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同时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地做好护士的后勤保障工作,不随便地把一些非护理类工作安排给护理人员。

2.2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自我调适

为了提高护理水平,护士不但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适。建议护士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尽量把工作中遇到的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3发挥医院工会的职能,消除后顾之忧

医院工会从满足职工的需要入手,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定期与护理人员谈心,了解护士的实际困难。当护理人员遇到特殊状况时,医院要尽量予以照顾。

2.4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管理者要尽力为护士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还可以通过组织野外郊游、文艺表演等活动增加同事之间的互动,为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平台,从而营造一个自然、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2.5做好社会舆论宣传,提高护士地位

基于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片面认知,政府可以通过媒体给予护理工作者公正的报道,改善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误解和歧视。医院也可以利用橱窗宣传护士工作的重要性,让病患更多地了解护士的艰辛,进而改变对护理人员的看法,不断地提高护士的地位。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影响病患的治疗与康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心理危机及时进行干预,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同时,管理者应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充分理解和尊重护士,使其安心护理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魏睿宏,张颖新,苏丹,蒋萍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4(10):1169.

[2]李克佳,廖淑梅,向桂萍.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34-836.

[3]赵欢欢,韩则政,程晓琳.临床护士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中外健康文摘,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