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田仁友

田仁友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关注社会;体验人生

作者简介:田仁友,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县尚嵇中学。

“生活是滋养情感的土壤,情感是酝酿佳作的底料,写作是根植于生活土壤的果实。”这话无疑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如果切断作文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源的联系,只按照“命题——指导——作文”这一传统程式去训练,学生难免才思枯竭,恐怕只有抓耳挠腮,眉头紧锁的份,即使冥思苦想,最终也只能东拉西扯,胡乱交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好“开沟挖渠”的工作,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关注社会,体验人生,用生活的清泉滋润学生心田,让他们的情绪在生活的浪花中涌动,思维在生活的浪尖上锤炼,这样,才能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的文章。

一、引导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尽情地倾诉情感

人的生命活动是极为深广,极为微妙的。在生活中,往往会遭遇这样那样的事情,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主体和现实发生碰撞,于是,情绪涌动,思维横溢,就产生了自我疏导的需要。这时形成的文章往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跳动着很强的时代脉搏,是自己真感情、真体悟、真见解的具体化。而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必须学会主动地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深入地探求真相,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这句话一般没有人会怀疑,可是作为子女,是否都能理解父母的爱呢?是否对父母有过误解、埋怨甚至痛恨呢?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亲人,也要用心去体会,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在你犯了错误或取得进步后,在你伤心失意或需要帮助时,父母的神情、举动和话语,努力捕捉内心掀起的波澜,用心灵去感受父母的爱,并将这种情感尽情地倾吐在自己的文章中。结果不少学生准确地捕捉到震撼人心的生活细节。

有女生“面对父母那张又冷又凶的饿面孔”,发出这样的感慨:“每当看到堂弟在叔叔面前又是撒娇又是淘气时,我的内心既是羡慕又是渴望……邻居、老师、同学不是都喜欢我吗?可父亲为什么就不爱我呢?难道我不是他亲生的?难道就因为我是个女孩?”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使她真正认识了父亲。由于中考发挥失常,“重点高中成了我遥远不可及梦。多年的努力就这样化为乌有?我伤心1家里别说没钱,就是有钱,摊上这样的父亲,能为我花钱?我怨恨!……可几天后的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隐隐约约中,听到父亲低低的但明显带着激动的声音说:‘钱,我去借!这些天,我跑断了腿,好不容易校长答应了,可不能被学费卡住了呀!我们这女娃争气,不能苦了她。这学,上定了!’天哪,这就是那个‘冷酷无情’的父亲?这就是我曾经怨恨甚至诅咒的父亲?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多么深沉的父爱,多么朴实的感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果没有真切的体验和感悟,能抒发出如此真挚的情感?

“文以情生”,有了真正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作品富有生命的活力。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表达内心的情感,才能让感情的扁舟在生活的小溪中自由地荡漾。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大量的素材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灵感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储存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是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需每天阅读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读者文摘》、《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增开阅览课,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

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就会不断提高。

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现实,深刻地体悟人生

社会是一个群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是跟周围的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社会生活,细心地观察各种社会现实,以社会万象来激活自己写作的内驱力,并深入地思考其背后所蕴藏的本质,这样,他们不仅从是社会生活中汲取了素材和动力,而且能在对生活的饿表现和思考中深刻地体悟人生。

对于下岗这一视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座谈等一系列手段,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了解下岗工人谋生的苦与辣,还试图去理解他们心态的酸与甜,品尝他们创业的喜与忧。于是就有了说不完的故事,发不完的感慨,写下了“品尝酸甜苦辣”、“喜看观念转变”、“倾诉内心情感”等几组高质量的文章。

“他们(擦鞋工)有的捧着一张旧报纸或旧故事会,可有多少故事进入他们的眼中?手中的书报只不过是一中摆设,眼睛的余光却扫视着过往行人的每一双皮鞋。他们有的在闭目养神,然而真的有如此闲情?恐怕眼睛闭着,注意力却全集中在耳朵上,判断着一双双渐渐走近又匆匆远去的皮鞋;他们有的凝神思考,或许正想着今天一天的收入除去填饱肚子外还剩下多少,想在和明天的水电费、油盐钱该从哪儿省下……”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却将擦鞋工生活的艰辛、内心的无奈真切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

“扫街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烈日挥帚,这是体力上的累;顶着行人好奇的眼光,这是精神上的累。开始的时候,穿上那件标志着身份的红背心,就浑身不自在。拿着扫把在街上忙碌,脸上火辣辣的,头低得不能再低,生怕碰到熟人。一旦遇到熟人,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现在好了,一切都感到坦然,环卫工作虽然不那么体面,毕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呀。”听着重新上岗者的倾诉,看到他们能够放下面子,战胜自卑,走出困惑,走出迷惘,走出低谷,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他们前景光明。

人们曾说,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是灵魂的舞蹈。在这样的写作中,学生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真善美的因素升浮上来,假恶丑的因素沉淀下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得以净化,变得明朗清晰起来了。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出去,将正好引进来,使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活读天下书”,让可贵的生活信息以清晰习染的面目走进学生的视野,源头之水被激活了,作文的空间自然拓展开了。于是,他们细绘人事,体味真情,形容事故,发表议论,酸甜苦辣纵情描绘,喜怒哀乐尽情宣泄,又何愁思维不活跃,文章不生动呢?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平、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尚嵇中学

邮政编码:563100

JuniorHighSchoolChineseWritingTeaching

TIANRenyou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howtoguidestudentstowritecompositionsofuniquefeelingandbrightpersonality.

Keywords:writingteaching;concerningthesociety;realizingthe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