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浅谈建筑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冼飞

四会市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站广东四会5262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造方式不断增多,其中,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造方式,具有建造速度快、现场作业少、工程造价低、工程质量有保障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中。然而,在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中,仍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加之,施工安全标准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此,文章以装配式建筑为主,探讨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标准化考评,以期带动建筑行业施工的安全标准化,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在建筑施工中,严格遵照安全标准化展开施工,能够保障施工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为落实现场施工的安全标准化,应保障从业人员规范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建设的机械化、信息化,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并治理,提高现场施工水平,增强施工管理水平,推动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然而,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安全标准化仍有待加强,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对此,对工地施工的安全标准化进行严格考评,推动施工安全标准化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施工安全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常用工程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工厂进行梁、板、窗、楼梯等建筑构件的模块化生产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利用机械设备将构件拼接起来,最终形成的工程建筑即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如图1所示。装配式建筑,通过将混凝土构件进行合理分解,在构件制造场地对各个单元进行浇筑施工,之后,直接将质量合格的构件运输到工地并进行吊装,以此保障工程建筑的整体性[1]。该种施工模式下,施工安全具有以下特点:现场作业人员大量减少;施工作业风险程度明显增加;吊装作业要求较高;对设计、生产与施工协调性要求较高;预制构件的现场运输、卸载与放置较为困难;构件的安装风险较大;施工人员的知识、经验欠缺等。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度明显增大,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受到影响。对此,加强施工安全的标准化,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顺利进行,并保障了工程质量。

图1装配式建筑施工图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影响因素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工艺、施工特点与其不同,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与安全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风险主要集中在预制构件与配件的运输、构配件的吊装等方面。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其侧重点不再是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内容。下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影响因素展开探讨。

2.1、人员因素

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与施工熟练度。装配式建筑对施工人员需求较少,但是,对其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同时,施工人员应始终遵守施工规范,以此保障施工安全的标准化,但是,若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掌握不足,缺乏工作经验,极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另外,在人员施工配置上,应避免身兼数职现象,导致工作人员顾此失彼,增大工程安全隐患。全方面防范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施工安全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2.2、机械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中,机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工地施工的安全标准化,应重视施工机械的安全,避免机械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对构件进行吊装,因此,吊装设备非常多,现场吊装的布置成为问题,因施工场地有限,当材料二次搬运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中,若设备长期不运行,当设备对较大构件进行吊装时,极易损耗设备,若不定期进行检修与保养,使得机械设备带病工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对此,科学布置构件,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加强机械保养与检修,并进行试运行,全面保障机械的质量与寿命,为安全标准化的落实奠定基础。

2.3、施工作业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制于环境影响,当出现大风、雨雪天气时,不仅会影响构件吊装效率,还易导致安全事故。同时,在工地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平整度、垃圾堆放、道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2]。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掌握气象情况,尽量选择晴天无风天气吊装构件,避免事故发生。同时,加强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施工安全标准化。

2.4、构件与材料因素

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若构件出厂时预制构件松动,在吊装过程中,极易发生构件掉落问题,威胁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构件运输过程与存放也非常重要,若运输车缺乏防护措施,使构件在运输中脱落,威胁行人的同时,浪费了成本;构件体积较大,若随意堆放,极易导致构件倒塌。对此,为实现施工安全标准化,在构件堆放过程中,应科学规划、合理放置,使其尽量整齐,如图2所示;在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保障运输安全;在装配式施工中,应重视构件的质量,避免构件键列不紧密、临时支撑不足、螺栓预埋不足等问题。

图2预制构件堆放图

3、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安全标准考评

在工地施工中,为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应加强考评,全方面提高施工的安全标准化。在装配式建筑中,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的考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3.1、施工安全设计与生产环节的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环节和生产环节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为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性,设计与生产环节是源头,只有做好源头控制工作,才能更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对安全设计与生产环节考评中,主要内容如下:其一,设计文件对应的预制构件的拆分尺寸、构件重量是否合理;设计文件中是否明确构件临时的固定方式;设计中,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设计文件是否能够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全面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考评;对预制构件内的预埋件、连接点进行考评,并对结构安全性复核,以期实现安全标准化;设计单位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设计交底工作是否合理完善。其二,质量保证体系、预制构件说明书是否齐备;构件自重、预埋件参数等是否在说明书中;构件是否拥有验收记录;构件上吊点、易致伤位置是否存在保护措施[3]。

3.2、施工准备环节的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施工准备主要是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该工作主要是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包括场地准备、管理与技术资料准备等,该环节应纳入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中,主要内容如下:其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安全生产的措施费是否及时交付;在安全工作方面,平行承包单位之间协调性与否,包含了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生产进度、施工进度等的协调、施工场地的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复核构件的吊点、设备附着点的深化设计。其二,依照工程施工特点,将监理工作进行细化,明确监理重点;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对相关证件进行核查;加强施工单位专项方案的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展开专家论证。其三,平面布置图的制作,构件运输的道路确定,预制构件的现场布置,施工机械的现场布置;重视现场运输道路的铺设,保障道路承载力符合要求;观察吊装机械的参数是否达到标准;对专项方案进行编制,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再次复核预制构件的吊点等,全面保障现场施工安全。

3.3、预制构件进场、运输与堆放的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在预制构件进场、运输与堆放中,应加强安全标准化考评,首先,对构件生产工厂的质保体系审查,对构件说明书、出厂验收记录审查;对预制构件的外观、吊点、安全标识等保护措施进行审查;审查施工单位安全工作中,若存在施工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迅速整改;其次,做好预制构件现场验收工作,查看预制构件生产厂家的质保体系,观察构件的使用说明书,验收记录等资料;检查构件外观、吊点等保护措施是否符合标准;加强运输车的登记与管理;在预制构件卸载前,检查卸载条件、交底,设置专门的构件堆放区域,设置隔离带;堆放架选择时,以拥有合格证的专业产品为主;保障预制构件的安全堆放。

3.4、预制构件吊装环节的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

在预制构件吊装前,应依照规定进行检验,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起重机械的证件齐全性;起重机械的加节、顶升、附着吊具等的验收保养记录;吊索吊具的产品合格证,和构件的是否匹配、保养是否适宜;做好起重机械、防护措施、人员配备、吊索吊具等的检查与验收;检查吊运作业的警戒、管理设施。

在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应依照专项方案设置外防护架、临时支撑系统等,做好交底与验收;高空作业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并且,工作人员安全绳、安全帽等应配备整齐,操作规范;竖向构件的临时固定应安全,验收完毕方可挂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检查安全工作情况,有效杜绝各类问题,全面保障施工安全标准化。

4、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时,应重视现场施工的安全问题,保障工程质量,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对此,应深入展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标准化,加强对人员、机械、预制构件、施工作业等的重视度,加强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并将考评工作落实到现场施工全过程中,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推动文明施工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43-48.

[2]王征.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优化策略[C]//绿色建筑创新、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3]李朝智,李强,丁小虎.装配式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研究[J].建筑安全,2019(6):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