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法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双膜法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郑森乔

汕头市环境保护局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的双膜法在造纸废水回用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滤膜+反渗透膜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深度处理后的产水可回用至工业园区工厂的工艺用水,可为其他造纸废水回用处理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造纸废水;废水回用;超滤;反渗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水环境日益严峻,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造纸业是传统的用水大户,造纸废水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大。随着我国对造纸企业废水排放和用水量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废水回用成为造纸企业减少废水排放量和新鲜用水量的重要手段。

1设计处理水质与工艺流程

1.1设计处理水质及水量

某项目进入再生水厂的待处理水量为7×104m3/d,采用双膜法对中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产水进入工业园区市政管网。中水经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质的水量为5×104m3/d。该项目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回用要求

1.2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双膜法”工艺,通过对进水水质情况进行分析,造纸废水需经生化处理后再进入再生水厂。再生水厂采用双膜法工艺,主要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及其辅助系统,系统设计时将超滤浓水及反洗水排放后,进入预处理装置后,进行再处理;反渗透浓水排入浓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进行达标排放。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工艺流程

2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2.1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由集水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滤料池组成。

集水池1个,容积量为5040m3,采用完全地下结构,接触氧化池为1个,容积率为5662m3,采用半地下结构,混凝沉淀池为2个,荣计量为4640m3,采用半地下结构,均质滤料池为1个,采用地上结构,容积量为2648.5m3。

2.2超滤系统

超滤膜过滤孔径小于0.1μm,可以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大分子胶体、细菌、粘泥等污染物质和部分病毒,保护原水中的污染物对反渗透膜的污堵。

本项目采用PVDF材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超滤膜过滤孔径为0.03μm,现场采用死端过滤的运行模式,30min为一个运行周期,一个周期后进行反洗和气水双洗,并在运行一定周期后进行CEB清洗,通过物理反洗和药剂清洗,确保膜系统的稳定运行。超滤系统共设置21个膜堆,每个膜堆超滤膜数量为84支/组,设计处理水量为160μ/h,设计处理产水浊度小于0.5NTU,SDI值<3,系统回收率大于95%。

2.3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系统是脱盐的核心设备,本项目采用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元件,抗污染反渗透膜元件相对于其他型号的产品,具有更强的抗污染能力和稳定的脱盐效果。系统设计最大进水量为7×104m3/d,共设置8个膜堆。系统设计脱盐率不低于97%,系统回收率不小于75%。

3运行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3.1超滤处理效果

超滤膜的原水为再生水厂进水经过预处理后的产水,经超滤膜过滤后产水进入反渗透系统。超滤膜由于其过滤孔径稳定,实际产水水质浊度低于0.3NTU,大大降低了污染物质进入反渗透系统,保证了反渗透膜元件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超滤系统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该项目超滤进水浊度波动较大,在1~30NTU之间波动,超滤产水浊度非常稳定,基本维持在0.3NTU以下,浊度去除率随进水水质变化有所波动,但是均保持在94%以上。

图2超滤系统浊度

超滤膜系统也有部分COD去除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经超滤系统处理后,超滤的产水SDI值非常稳定,均维持在3以下,且不随原水浊度的波动。记录超滤产水SDI值可知,原水水质波动后,产水SDI值基本稳定在3以下。

3.2超滤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该项目超滤膜组件自2012年12月开始安装调试运行,到2017年4月为止,已经连续稳定运行了近5年时间,通过2017年采集的运行数据可知,该项目采用定流量的运行模式,在单个膜架运行流量在160m3/h的条件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在50~60kPa之间波动。

3.3反渗透处理效果

反渗透膜是该项目脱盐的核心装备,电导率可间接表征水中的含盐量。脱盐率和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水温以及膜产品的自身产品完整性有极大的关系。反渗透进出水电导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该项目的原水电导率变化较大,维持3000~7000μS/cm之间,经反渗透膜系统处理后,产水电导率可以降低到150μS/cm以下,系统的脱盐率基本维持保持在97.5%以上。

图3反渗透膜的进出水电导率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该项目选择的反渗透膜不但具有很强的脱盐能力,而且其脱盐稳定性也非常稳定。当原水电导率有较大波动时候,虽然产水电导率有波动,但是脱盐率依旧非常稳定。

该项目的反渗透膜已经连续近5年时间,现场使用的反渗透膜依旧具备极好的运行通量和脱盐率,从这一方面也说明该项目的反渗透膜运行维护到位,膜产品选型符合现场的原水类型。

3.4系统产水水质

该系统稳定运行时,反渗透产水水质稳定,电导率维持在150μS/cm以下,pH为6~7,浊度为0NTU,色度20~70倍,产水COD<5mg/L,其他水质指标也完全达到工业及生活用水的要求。同时,反渗透的产水基本呈现弱酸性,所以对产水管道需要做放腐蚀处理。结果表明,该项目的中水回用技术在实际应该过程中非常成功,

3.5工程投资及效益分析

该项目中水回用系统的最终产水进入工业区供水管网,减少了废水的对外排放和对自来水的使用。该系统按产水量4×104m3/d,年生产时间335d计,经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药剂消耗以及人工等费用等的核算,目前系统产水成本为1.38元/m3,以目前该地区工业自来水价格5.17元/m3计算,该项目每年可以节约水约1340万m3,产生效益5078.6万元,工业废水的再生回用,不仅促进了循环经济,也降低了废水排放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4结论

总之,造纸废水回用应着重于提高循环用水率,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各种经济、可靠和能够充分利用的废水处理方法。综上,双膜法(超滤+反渗透)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废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应一直进行与推广,为早日实现零排放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梁睿荣.微滤—反渗透双膜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2]赵炳军,沈海涛,方剑其,等.双膜法造纸废水处理实例[J].中国造纸,2016,35(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