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

王晶

王晶

哈尔滨实业开发总公司医院哈尔滨电机厂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结果: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临床检验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90-01

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文章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分析临床检验的价值,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47岁到67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4.36±0.16)岁。经过头颅CT或者是MR确诊,符合《中国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0例健康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46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4±0.15)岁。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排除标准

除具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1.3检测方式

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血液3mL,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抗血凝酶-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仪器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临床检验结果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也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各类局部脑组织区域性血液供应障碍而造成,易于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胱抑素C(CysC)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在人体内的含量较为丰富,主要发挥着调节细胞内外蛋白质水解的作用,能够对胱氨酸蛋白活性进行适当调节,促进前激素蛋白的有效水解,使之能够在靶细胞中得到有效释放。相关临床实践研究中指出,胱抑素C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脑梗死患者早期会出现胱抑素C水平快速增加的情况。所以可以以胱抑素C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临床检验的重要指标。

在健康者的体内,具备较为完善的农学功能和抗凝机制,不存在血管内部流动血液渗出血管外侧等问题,进而也不会发生血管内凝固血管的问题。但是一旦患者处于病理状态下,原本体内的凝血功能和抗凝机制的平衡状态也会受到破坏,进而会出现抗凝血功能下降的情况,逐渐形成脑血栓等临床疾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着凝血机制亢进的情况,经过检查能够发现,血管内存在血栓,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预防疾病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不断恶化。疾病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较快,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及时检查、及时确诊是预防病情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凝血功能检验能够为患者临床疾病的检验带来更多的科学依据。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作为凝血功能检测的主要指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增强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临床检验实践研究中,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合数据对比能够看出,健康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正常的指标对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更多的保障。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临床检验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陈素丽,毕波,陈程,等.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05(12):930-932.

[2]张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22):28-30.

[3]窦念涛,李莉,余国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安徽医学,2013,09(34):1363-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