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赏英语课的评课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浅赏英语课的评课艺术

黄潮水

福建省南安教师进修学校362300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评课是既捉“问题虫”,又捉“萤火虫”。评课应聆听执教者的“自我评价”、应抓住关键点、遵循的原则及基本步骤等。多见者博,多闻者智。赢在课堂,贵在出彩。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质量

在转变教学观念之下,评课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良好的途径。笔者以下略陈管见,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评课乃鉴赏演技之园

评课,也称课堂教学评价。评课是教师依据教学理论、课堂评价标准对教学思路、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效果等各环节进行科学评价的一种教研形式,是二次备课。评课要走进专业化,力求做到“三个一”: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条建议。评课也是教师展示专长的平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通过这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有利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实效,有利于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方案。同时,锻炼了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聆听执教者的“自我评价”

评课前,先由执教者评价自己是怎样以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实施课时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自评的内容有教材、教法、学法、程序。这是执教者面对同行的一次高层次的对话,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这种自我评价可以是自由式的,即让执教者“开无轨电车”;也可以是“问答式”的,即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问题。

三、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评课时要立足客观实际,既评出讲课教师的优点,更应指出所存在的主要缺点,以及改进的建议;切忌好人主义,一路赞歌。

2.理论性原则。要畅所欲言,说理精辟,能灵活运用学科理论,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发表有独到的见解,既要体现出教师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能做到有理有据;切忌人云亦云,做不必要的重复。

3.科学性原则。要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科学评价,应主次分明,表达清晰,内容详略得当,要认真细致、深入透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学生的发展;切忌蜻蜓点水,不疼不痒。

4.学习性原则。要态度诚恳,抱着向人学习的心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大有帮助;切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5.实践性原则。评课时要探讨课堂教学是否具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这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度;切忌盛气凌人,不容申辩。

四、评课的基本步骤

1.评课堂教学思路。这是课堂评价的灵魂。评价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及艺术性,体现“两创”(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两还”(还课堂于学生,还话语权于学生)、“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三性”(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四味”(把课上得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教学设计是否插上创意的翅膀;是否体现了教为主导、学导结合、优化训练的教学思路;是否在“思、读、议、问、练”的环节上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否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表独到见解;是否遵循听、说、读、写四会的原则;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评课堂教学程序。

(1)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是否体现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目标过低,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订立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在积极思维状态,是增强课堂教学内在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2)评教学内容和知识处理:评教学内容的讲授是否正确无误;突破重点、难点的手段是否有效;知识体系是否完整、系统,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否严密,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富有新意,过渡是否自然;教学结构是否严谨;是否做到快节奏、大容量;课堂操练的密度与梯度如何;时间分配是否得当;是否注重精讲多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3)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无定法,教有良法。评价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切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是否有益于激活思维、化解重难点,是否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是否利用好“设疑与提问”这把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是否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实践活动,如:小组活动(groupwork),双人活动(pairwork),横行活动(rowwork),纵行活动(teamwork),角色扮演(roleplay),游戏(games),复述故事(retellingastory),辩论(debate)等。同时,也要看是否渗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否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合作、探究、体验、归纳、感悟、内化的时空,促使学生做到“学—想—说—做—写”一脉相承。评价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有实用性和直观性,是否能使教学引人入胜,而不是摆花架子。

(4)评教具的使用:是否能灵活运用直观教具、电教手段或现代多媒体教学,达到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省时高效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5)评训练设计:练习题的设计是否紧扣重点和难点;是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由易到难,具有弹性、实践性、开放性;是否能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是否反馈及时、矫正到位。

3.评教师素质。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热情主动;语言是否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英语口语是否准确流利,音量适中,高低相宜;能否用英语组织教学(SpeakEnglishasmuchaspossible.SpeakChinesewherenecessary.)及解词释义;教学组织能力及调控应变能力如何;能否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能否充分运用超语言因素(extralingualfeatures,即身势、表情和副语言);能否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学;板书是否规范、工整、简明、直观,是否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是否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是否能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创造出学生最满意、收效最好的教学方法、技巧和特色。

4.评教育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拥有“超越常规的勇气”、富有“个性的创造”。评价时,应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为衡量标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心路的跟进程度;教学任务是否按时完成;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和谐;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是否敢于发现问题或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是否实施当堂达标检测,是否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否变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努力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

五、抓关键点促评课质量

评课时不要面面俱到、过细过全,而要因时、因教材而宜,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展开反复讨论,直至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评课质量。因为评价标准作为一种工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让它成为束缚教师手脚、限制教师施展的铁链。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方法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评课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师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固定的线路而成为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再也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要常教常新、活练活创,要坚持以创新改革为驱动力,突破思维定势的天花板,要在评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作出探讨和努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显国《评课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