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637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青浦区637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王芳邓燕燕唐之俭

王芳邓燕燕唐之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检验科上海青浦201700)

【摘要】目的了解青浦地区三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青浦分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所得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所有分离标本的81.3%,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加替沙星,但是也要分别达到46.7%,4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这些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也要达到57.7%及更高耐药率。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很严重,应引起关注,临床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分布耐药

【中图分类号】R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065-02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菌血症、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由于其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并有逐年增加趋势,引起了临床医生及微生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我院近年来情况,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637株鲍曼不动杆菌为2009年1月~2012年12月青浦分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所得,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分离株。

(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细菌培养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德灵Microscan96全自动分析系统鉴定,微量Mic法进行药敏。

(三)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25922,铜绿假单胞菌27853

(四)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TET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表1637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标本、病区分布构成比(%)

三、讨论

研究显示中山青浦分院2009-2012年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所有分离标本的81.3[1],即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与国内报告相符合。当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时,呼吸道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鲍曼不动杆菌也能引起尿路感染及伤口感染。

从分布情况来看,以内科监护室、呼吸内科为主,内科监护室的病患者可能由于病情严重,自身免疫力降低,又进行过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较长,引起菌群失调等一系列原因引起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而呼吸内科病患者由于其本身呼吸道感染,所以增加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

鲍曼不动杆菌因为其耐药率的不断上升,而且出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所以引起很大重视。本研究表明,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加替沙星,但是也要分别达到46.7%,4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这些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也显然对其能力有限,要达到57.7%及更高耐药率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的改变,细菌的主动外排及的PBP改变,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主要是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产生,由质粒介导,能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是由于DNA回旋酶A亚单位基因及拓扑异构酶Ⅳ的c亚单位基因突变导致拓扑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结构改变所致。及不动杆菌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导致药物吸收较小所致。[2]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主要机制有:产生碳青霉烯酶,能够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丢失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过度表达及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等[3]2010年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53%和53.3%但仍有少部分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原因可能是其能产生一种能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β-内酰胺酶ARI-I,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国内资料表明,.鲍曼不动杆菌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对四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菌达96.3%。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感染的病人多是老年患者、危重疾病及机体抵抗力弱的患者,以及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又因为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不能杀灭,而抵抗力弱或有创伤的患者可能被从医务人员的手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所带有的细菌感染的机会较多。

参考文献

[1]朱晓燕,张敏等.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J].检验医学,2012,27(9):788-790.

[2]李永丽,应春妹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2,27(11):963-968.

[3]应春妹,翁文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7,22(2):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