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乔明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乔明芝

乔明芝孙莹张艳茹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总结胸腔积液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2016年间接受治疗的70例胸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平均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干预在胸腔积液患者中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胸腔积液;临床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xperienceofpleuraleffusionclinicalnursing.Methods:70patientswithpleuraleffusionweretreatedinourhospitalduring2014-2016,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35casesineach.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nursingintervention,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clinicalnursing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theaveragedrainagevolumei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complication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nursinginterventioneffectofclinicalnursingcareinpatientswithpleuraleffusionwassignificant,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pleuraleffusion;clinicalnursing;experience

胸腔积液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因为局部或全身病变会破坏动态吸收平衡以及胸膜腔的形成,造成胸膜腔内液体的过慢吸收或是过快产生,临床上称为胸腔积液。由于胸腔积液性质和量的不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胸腔积液较少时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积液增多时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呼吸运动减弱及胸闷气促的症状临床治疗上多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本文回顾性我院于2014年-2016年间收治的7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探析了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8±4.1)岁,肝癌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平均引流量为(3145.7±1090.2)ml;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2±4.3)岁,肝癌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1例,平均引流量为(3098.5±1180.6)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术治疗。本组患者均进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患者在B超定位后取半卧位,选择肩胛骨下缘7至9肋间隙进行穿刺缓慢抽取腹腔积液,因积液较多需多次穿刺抽取,因此需注意穿刺点的清洁护理,积液抽净后清理胸腔至抽出液体变清,留置导管1周后复查,如仍有积液需再次引流,如积液消失可在一周后拔除导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呼吸以及血压等常规监测,手术配合,定期更换引流袋,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引流情况以及拔管指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精心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对疾病的担心及抽液措施的不了解,特别是为保证胸腔积液抽取干净需重复穿刺,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穿刺效果,为提高穿刺抽液的效果,医院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胸腔积液抽取需要进行的程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优势、各项措施有何作用以及患者可做哪些配合,加强患者对胸腔积液的认识,缓解其心理压力。由于胸腔积液引流会导致患者出现蛋白质损失,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少食多餐,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若患者存在进食困难症状,可通过静脉补充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对静脉营养与肠道营养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感染发生后注意护理人员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可以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如穿刺点皮肤红肿发热、敷料颜色异常护理人员需及时清洁周围皮肤、更换敷料。注意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引流期间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防止不明原因引发的发热症状。术后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管道阻塞、管道脱落、脓胸、感染等,并告知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措施,并告知患若出现持续性胸闷、胸痛、气促等不适反应,需立即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患者在出院时叮嘱其加强营养与休息,适量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复诊,如发生呼吸困难、胸闷等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引流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引流情况比较,观察组平均日引流量为(529.8±334.7)ml,对照组平均日引流量为(987.4±468.5)ml,观察平均日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腔积液作为一种常见症,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只需一次即可,而且所用静脉导管柔软光滑,组织相容性好,局部刺激性小,引流为密闭式减少感染机会,可以经过导管注药,冲洗,反复留取标本;导管弹性好,不易压瘪,患者可自由活动,疼痛较小,是一种比较安全、经济、方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引流效果,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四个方面个方面,虽然穿刺引流刺激性较小,但重复穿刺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向患者讲解穿刺引流的作用,增加患者对腹腔积液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了解,缓解其心理压力;因导管弹性好,患者的活动度较高,但应注意导管的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落,定期检查管道的通畅度,防止患者移动时弯折或积液堵塞导管;注意观察穿刺点皮肤是否发生红肿、敷料颜色有无变化。综上所述,胸腔积液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基础,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消除其心理顾虑,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广云.胸腔积液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6:211-212.

[2]齐红霞.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9:150-151.

[3]黄晓平.胸腔积液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