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张庆华田淑华佟丽娟

/ 2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张庆华田淑华佟丽娟

张庆华田淑华佟丽娟

张庆华田淑华佟丽娟

鹤岗市中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这120例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60例),两组在手术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就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舒适度为81.67%,在手术过后的护理舒适度为90.00%,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60-0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更加的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求医院要具备较高的治疗水平,同时也要求医院有较高的护理水平。而针对手术患者来说,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使得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得以提升,以最大限度保障手术患者的健康。而人性化护理在目前的手术室护理中较为常见,这种护理方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依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从而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使得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就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进行了研究,随着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展开护理研究,随机将这120例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1,60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5-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5.1)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43例,而女性患者的人数为17例,患者的年龄为23-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2±6.2)岁。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分别为妇产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骨科手术以及泌尿科手术等,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以及手术的过程中,都采用心电图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每位患者都进行一次手术,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手术类型、性别以及手术次数上都没有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手术室护理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定时的巡视,在手术的前一天,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病情变化进行详细的检验,并宣讲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紧张心理,保障手术能安全有效的正常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操作方法:

1.2.1术前护理

医护人员需在患者术前1d进行病房访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宣讲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等状况,让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人手术室前,将手术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调节到最适条件,防范患者受凉,根据手术需要摆放患者体位,让患者保持最佳的舒适感。将患者送人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轻快稳准的进行各项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视患者体征的变化,为预防低体温的发生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在麻醉的时候要维持患者体位不动,并与患者交流麻醉感觉,传授缓解疼痛的技巧,分散患者注意力,并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手术。

1.2.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用温水替患者擦净消毒剂以及手术血迹留下的痕迹,为患者盖好被单,将患者安全、平稳的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告患者或家属手术的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待患者醒后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叮嘱患者的家属注意患者体位及保暖措施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就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可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护理技术的提高,已经从简单的手术室护理,转为了全面的包括术前访视工作、术后随访的综合护理,护理工作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患者对整个手术治疗的感知。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熟练并掌握护理的相关知识,在详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后做到对患者的饮食起居一丝不苟的关心和照护,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营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环境,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努力学习更新当前所掌握的知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主动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努力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对患者给予康复心里和技术上的支持,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康复能动性,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康复进程。本研究表明,通过有效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方面,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护理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进行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晓红.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04)

[2]李婷婷.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