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护理体会

/ 2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护理体会

陈爱金

陈爱金(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骨一科福建南平3530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56-02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1]。具有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等优点。我科2009年12月~2012年8月对96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或骨外露患者应用VSD技术,术后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18~64岁,平均41.2岁。车祸伤48例,机器伤25例,重物砸伤17列,爆炸伤6例,其中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下肢61例,12例合并骨缺损,创面面积最小3cm×2cm,最大35cm×20cm。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面挫伤、创缘不整、污染严重,部分伴有不同程度感染、坏死、骨外露。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护士需关心患者,主动与之交流,介绍VSD治疗方法的优点,以及其他病人成功治愈病例等,协助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皮肤准备创面周围毛发分布较多的区域需备皮,以不影响生物透性薄膜与皮肤的紧密粘贴,从而保证有效的封闭负压,并便于术后进行创面换药等操作,同时局部皮肤清洁也可以防止毛孔内细菌繁殖继发感染[2]。

2.1.3物品准备在患者返病房前,应检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工作正常,能否获得满意的压力值,选用透明吸引瓶,并将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安装连接好,置于床旁备用。

2.2术后护理

2.2.1病人返回病房,应取合适的体位,卧气垫床,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枕头将其垫高、悬空,防止引流管压迫或折叠,影响引流效果。

2.2.2引流管护理

2.2.2.1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将负压源的负压力调整在规定范围内:-125mmHg~-450mmHg(-0.017Mpa~-0.06Mpa)。

2.2.2.2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密切观察负压装置是否通畅,防止管道扭曲,若创面敷料隆起,管型消失,创面潮湿且有液体聚集,除引流管堵塞外,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如中心负压停止、中心负压表头损坏、引流通道接头处漏气、引流管被病人身体压迫、折叠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原因具体处理。若发现有小血块或是坏死组织堵塞管道时,可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10-15分钟,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如有必要需要多次操作,甚至更换VSD材料。

2.2.2.3吸引瓶每日更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更换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材料内,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吸引瓶。

2.2.3创面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并做好护理记录。手术后前3d每日引流量约100~200ml,为陈旧性暗红色液体;当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立即报告医师,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2.2.4饮食护理由于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负压引流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补充非常必要。应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根据患者口味合理调配膳食,提供安静清洁的就餐环境,让患者愉快就餐,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促进创面的愈合,必时可静脉补充白蛋白、血浆、全血等,防止发生负氮平衡。

2.2.5健康指导

2.2.5.1让患者明白引流装置密封不严、漏气的原因,防止VSD敷料的引流管压迫或折叠,翻身时指导其轻扶引流管,减少牵拉引起的疼痛;告知患者应注意负压指示,如塌陷的VSD敷料重新弹起恢复原状或半透膜下有分泌物积聚,提示负压消失,需更换负压装置。

2.2.5.2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根据肢体的不同情况给患者制定个体的功能锻炼计划,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做到既不影响VSD,又不耽误肢体的恢复。我们建议患者以远端关节功能锻炼和肌肉等长收缩为主,多采用足趾、手指的伸屈练习及肌肉的等长训练。

3体会

应用VSD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其全方位引流去除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物,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的重吸收,创面用半透膜覆盖,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是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很好治疗方法。根据我们的经验,在VSD的治疗过程中,保持其有效的负压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成败的关健,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创面观察和负压装置管理,保持引流装置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才能保证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巧玲,禤焕霞,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3-114.

[2]万静雯,彭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9):86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