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非职业性舞蹈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普通高校非职业性舞蹈教育

金羽丹

金羽丹(白城师范学院音乐系吉林白城1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舞蹈的美育意义为出发点,一方面提出大学生需要舞蹈,论述了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的必要性,以及舞蹈培养学生优美情操、陶冶性情、提高艺术鉴赏力等方面,总结了舞蹈教育普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对未来校园舞蹈的创作和发展谈出看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舞蹈教育普及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

由于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培养和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这些素质无疑使教育机构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舞蹈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运用舞蹈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进行舞蹈知识的教育。大学生的舞蹈教育是对已经成年的青年人所实施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实施美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大学是实施美育,开展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舞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舞蹈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与参与能力。例如,通过舞蹈教育提高个人对艺术欣赏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赏视和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人类社会情感交流,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最直接最好的形式。在这个色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美的表现传达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他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二者也引起了全人类的共鸣。让我们体现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及对人生的珍重。因此,大学生的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指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从广义上意味着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一、舞蹈教育普及的必要性

(一)舞蹈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舞蹈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舞蹈走进校园。大学生不仅爱看蹈,也爱跳舞到,尤其是男学生也爱跳舞,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甚至会有赶新思潮之疑。其实,街舞运动就是他们的钟爱。从舞蹈有着动的特征和青年人的性格来看,完全顺理成章。舞蹈这门艺术最善于表现人的激情,而大学生正是充满青春活力。需要歌唱来抒发情感,更需要通过肢体来演绎情感。舞蹈是一种易普及的艺术,他比音乐具体形象,比喜剧简单易搞。可以用来表现学生的生活,这种形式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实践证明,跳舞不仅可以抒发情感,还可以协调肢体,调节文化学习造成的不动状态。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自信心,使人摆脱腼腆和拘谨,易于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我国长期以来,受“八股取士”的影响,进了大学似乎就该坐定读书,与教师和图书馆打交道。广大的学生与舞蹈绝缘,应该说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缺陷。现在,大学生热爱舞蹈的现象是改革中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二)认识舞蹈的美育意义

舞蹈的美育意义很早就被国外人所认识。芭蕾舞艺术之所以得到高度发展和普遍的传播,正是因为人们早就认识到舞蹈美育价值。法国国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认识到他对培养贵族所需要的高贵仪表的作用,路易十四本人就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舞蹈家,所以他创建了第一所芭蕾舞学校。美国虽然是一个后发而起的国家,但人们早在殖民时期就知道“环境许可的话,会送他们的儿女到舞蹈学校去学习仪态举止。这个新兴国家需要松弛一下,同时尽可能分享东半球炫耀的优雅。在当时的社交舞中,节奏均衡,有条不紊的礼节活动中,可以表现出这类优雅。”基于这种基础,交谊舞早已成为美国各所大学中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在一些理工大学(如杨伯翰大学),学生在获得理工学位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舞蹈学位。杨伯翰大学的学生舞蹈团几乎年年出国表演走遍全球,他们表演的现代舞蹈艺术本身所显示的美,它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使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这是他能获得人们世代的喜爱,并作为一种教育的标记,成为美育的一部分原因。

二、舞蹈教育的作用

舞蹈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以下总结几条不成熟的体会可供参考:

(一)舞蹈可以使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

(二)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

(四)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

(五)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

(六)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七)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弘扬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

(八)舞蹈的节奏性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与办事能力;

(九)舞蹈可以健身,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

三、舞蹈教育的改革与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将舞蹈课列在正式课标内,成为必修课;一类是作为课外活动,对全体或部分学生施行舞蹈教育,具有选修课的性质。这两者当然以前者为佳。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以后者为主。但由于大学生对舞蹈需求的不断增大,使舞蹈教育产生了提高和普及两个层面。对于一部分有舞蹈兴趣和舞蹈特长的大学生来说,更希望参加训练提高层次的舞蹈团队活动。让自己接受一定的舞蹈训练,学习中外舞蹈作品和通过舞蹈创造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和生活。而对广大学生来说,最合适的和所希望的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来接触舞蹈。因为交际舞的学习,不仅能使大学生得到形体与气质方面的训练,而且还能掌握这种进入文明社会,走向世界的交际手段。校园自发组织的各种交际舞等比赛活动,有力的证实了大学生对舞蹈的需求与喜爱。因此,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是不可取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平时,在操场上、宿舍楼道里,随处可以看到学生结对练舞的身影。这将是舞蹈艺术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校园舞蹈的创作与发展

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中,涌现出大量优秀舞蹈作品,它们贴近学生生活,创意独特,内涵丰富,舞蹈形式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中,由上海师大舞蹈团表演的舞蹈《网恋》,就是根据学生自己编写的剧本改编的较好的反应大学生活的作品。先不说表演的如何让人感动,单是编者运用的方式正是叩响学生心灵的创作意图,就令人赞赏。作品不单是反映大学生的生活,更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给人以反思。这需要时刻关注着大学生的神情举止,从日常生活中去提炼动作元素。在“红舞鞋杯”首届校园舞蹈比赛中舞蹈《玄生·焰》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编者很好的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大学生的形态中,用大幅度的跳跃、奔跑将大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大学生舞蹈的创作要突出其个性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满热情、激情,富有青春活力,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心理;了解大学生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特点进行创作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形象的舞蹈语汇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学生心灵、吐露心声的舞蹈作品。只有这样大学生的校园舞蹈才会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好地发挥其美育作用。

舞蹈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大学生的普及性舞蹈教育,使学生的舞蹈水平有了普及性的提高,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校园舞蹈。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体现出舞蹈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使学生保持优美的个人体态,促进学生建立美好健康的人生观,在更高境界上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认识未来,从而产生强烈的对人生美好的向往追求,在美的感受中,升华出对真、善、美的良知和对今后生活的憧憬。被舞蹈塑造过的大学生具有与昔日温柔书生不同的风采,是人从心底里感受到:“只有最和谐的身体才能承载最和谐的生命;只有最自由、最强健的身体,才能包蕴最自由,最健康的灵魂和最高尚的智慧。”

注:金羽丹1982年5月白城师范学院音乐系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