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后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换位后的思考

高乃国

徐州市星源小学高乃国

一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成绩优异的学生几乎每个老师都喜欢,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真正的考验。每一个老师都很想让学生成才,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因此,作为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也许你换了一种方法,换了一个角度,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班有一个学生,为保护他的隐私,这里就称他为赵甲吧。赵甲的反应比较慢,作业写得特别潦草,而且经常不完成。为学习的事也与他家长沟通过,但收效不大。原来赵甲坐在第三排,后来班主任重排了座位,因为他个子矮,就让他坐在了第一排。于是,我就在上课时有意去关注他。他在我眼皮底下也不敢做什么小动作了。慢慢地他变得自觉专心听讲了。有了进步后,我又有意识地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尤其是有一次计算全对的时候(这之前他很少有全对的时候)。再后来,上课时他竟然要举手发言了,我感到特别高兴。只要他举手,我就让他起来说。后来,我发现他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作业不完成的情况更是荡然无存!

一次普通的调换座位,使这名学生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这不由让我深思。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尽量把那些学困生支得远远的,视之如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可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如果我们稍微转变一下观点,为这些学生创造一个更友善更轻松的学习氛围,也许只是做了一个小改变,就可能换来学生巨大的,甚至是惊人的进步!

更进一步,如果把这个“调换座位”引申开去,就是和学生的角色换位。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但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问题。现在很多行业都提倡进行换位思考,如官员与百姓、商家和顾客等等,那么我们教师更应该进行换位思考。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如何进行换位思考?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教育观念的换位。

旧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模式总是将学业成绩提到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教师要改变这一观念,从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换位,要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造就,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避免学生产生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的现象。

2.教师作用的换位。

教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如果处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则没有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空间,思维得不到锻炼,个性无法充分施展。因此,教师要建立民主、健康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成为学生成长的合作者和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知识的传授者换位成探究知识的引导者,和学生共同享受学习过程的精彩与美妙。

3.教学方式的换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把自己定位成正在学习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每一课的教学,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学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图书馆、实验室获取知识,到社会上、生活中获取知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换位,这样就可避免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过死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各学科之间要互相渗透,避免造成学生偏科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