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薄层色谱技术在应用上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现代薄层色谱技术在应用上的探讨

赵秀艳1蔡喜生1张立秋2

赵秀艳1蔡喜生1张立秋2(1吉林省通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134000;2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系134001)

【摘要】目的通过试验发现在应用薄层色谱技术进行药物研究或检验过程中,不同的点样方式、点样浓度、展开方式、展开时间、环境的温、湿度等条件对实验结果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多次试验认为采用:条状点样;高效预制板;适宜温、湿度;对展开剂预饱和等均能使经展开所得到的色谱图更加具体、形象、清晰。

【关键词】薄层色谱点样方式温度、湿度条状点样

薄层色谱法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单、便捷、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特别是经过近五十年的不断研究、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应用使其得到了很大发展,技术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例如高效薄层色谱、假相薄层色谱,反相薄层色谱、微孔薄层色谱等,在中药的药物分析及检验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成为灵活,快速获取信息的工具,同时亦成为容量分析的快捷方法。在药品研发及检验领域,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快速的常规分析技术。

此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①成本低廉,溶剂易得,获取实验数据时间短,具有快速灵敏的多种特点。

②所获得的色谱图具体、形象、清晰。

③数据可进行记录扫描。

④分析样品的同时可以把标准品与样品进行同步分析。

⑤由于使用的薄层板是一次性的,所以,前处理手段非常简单。

⑥由于薄层色谱是一种离线技术,所以,点样、展开、扫描等分析可分别独立进行。

⑦灵活性较高。

这种技术虽然优点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局限性因为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离线技术,所以从点样到结果并不完全是全自动化,因此人为的影响较大。

②环境的影响展开受环境如温、湿度影响很大。通常温度越低,分离越好(人参皂苷的分离),一般比较难分离的成分需选择较低的温度进行。

在应用方面,这种方法最重要是应用于制药工业及药物分析检验领域,如应用于质量控制、含量测定、纯度检查、稳定性测试等方面。

在应用过程中一些技术细节的探讨:

1、点样方式:目前大多采用条带点样或点状点样两种方式。

区别:①点状点样:易造成斑点较大,展开时间越长斑点扩散越大,致使分离度不好,易形成严重托尾。

②条状点样浓度相对降低,展开后扫描图谱显示即使很小的色谱峰亦能清晰扫描,所以峰相对集中很多,分离度较高。

综合上述两种点样方式,我认为条状点样比点状点样具有斑点集中,分离度高等许多的优点,因此,条状点样已被许多的行业专家所采纳。目前在研究部门已逐步取代点状点样方式。

2、不同温、湿度对分离的影响:

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对黄芪的分离进行扫描:

温度18℃湿度17%→扫出四个峰。

温度18℃湿度47%→扫出六个峰。

温度18℃湿度75%→许多个峰均被分离出来。

说明湿度对分离的影响比温度要大。

3、展开过程中展开缸上面的玻璃板盖尽可能不要使用凡士林涂抹以求密封,以防干扰展开成分,加压较重的东西使其严密即可。同时点样时不要划基线以免影响展开。

4、为保证展开效果,尽可能使用商用高效预制板,原则上不建议使用自制板。使用时首先进行活化。这是因为在仓库放置时间过长致使表面吸附一些杂质影响展开,所以通常先洗板,一般采用氯仿:甲醇(8:2)洗板后,在105℃活化30分钟。

使用高效预制板比自制板具有以下的优点:

①表面颗粒的粒度细,平均粒度3.7μm,平整度较好,光洁。

②展开时间短,通常3~20分钟,溶剂用量少,条带清晰。

③高效,分离度高。

④板小,属于微型色谱板。

⑤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重现性好。

⑥实验结果准确。

普通板与高效板比较

以上是我们在检验应用方面通过多年试验对薄层色谱在应用领域一些实际感受及探讨,实际上影响薄层色谱技术的条件因素很多,必须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才能获得有效可靠的实验数据,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S].一部,2010;附录Ⅵ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