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黄雨昕

黄雨昕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公立卫生院四川成都611730)

【摘要】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依据服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时间。结果:观察组6例患者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30min内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5个月后;而口服硝苯地平患者在服药30min以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因此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同口服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更快。一旦患者因服用硝苯地平出现不良反应,应即刻采取急救措施,相应的不良反应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结论:临床上治疗急症高血压时,往往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密切注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这一问题要加强重视。

【关键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高血压急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127-02

采用舌下含服或口服的方式是临床治疗急症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深入,对于不良反应报道也越来越多[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例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较快,时间较长,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诊断症状均符合相关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依据服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2±4.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1.1±4.2)岁。临床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统计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治疗。所有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均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了及时的缓解。

1.3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患者的相关数据采取分类及汇总的方法进行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各类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服药30min内出现3例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为1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快,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对比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此表明,硝苯地平治疗急症高血压出现不良反应与服药方式不存在直接性的关系。详见下表。

3.讨论

硝苯地平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心血管类药物[2],能够对钙离子的内流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于人体的血管平滑肌具有一定的松弛、改善效果,有助于周围的血管及冠状动脉扩张,临床上多用于预防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6例患者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30min内,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而对照组6例患者在口服硝苯地平的30min内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表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急症高血压,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较快,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最长,甚至会达到5个月[4]。但是对比两种服药方式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此表明,硝苯地平治疗急症高血压出现不良反应与服药方式不存在直接性的关系,建议在对急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时,应当加强重视度,首先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了解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其次在服药之后密切监视患者的血糖、血压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服药之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要立即停止用药,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例急症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低血压症状者7例,给予生理盐水等快速补液,等到患者血压值逐渐正常后给予其他相关药物治疗。其中出现有3例患者在舌下含服后全身肌肉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在停止含服1h后有1例患者症状仍未缓解,给予浓度10%的葡萄糖酸钙10ml行静脉注射,而后15min后颤抖症状消失,之后改用其他降压药物予以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急症高血压时常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方法,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密切注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应当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智,汪道峰,娄宁等.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和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急性术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2):317-319.

[2]短效硝苯地平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J].中国药师,2013,12(8):1136-1137.

[3]王晓君,徐志平.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4,8(2):96-97.

[4]丁晓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5(7):28-29.

[5]陈祚和,罗星,曾凡荣.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治疗急诊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