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 2

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张文灼孙宏强张军翠刘战涛王红光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91

石家庄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91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机电及自动化系河北石家庄050091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本文结合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高技能人才需求以及培养现状,给出了一套适合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需求的产教研用一体化、校企政多方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思路。

关键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引言

河北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是本省第二支柱产业。在国家大力倡导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大前提新形势下,《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和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格局。本文结合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高技能人才需求以及培养现状,给出了一套适合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需求的产教研用一体化、校企政多方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思路。

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供需中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招聘合格人才困难

新形势下,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科技含量与竞争实力,机遇千载难逢,也非常迫切与重要,但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并且由于地缘因素人才外流严重,严重制约着“河北装备制造”发展升级。河北省正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根本转变,装备制造业正在进行巨大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企业越发亲睐既懂技术又懂技能的的高技能人才。而目前,装备制造企业招聘合格人才很困难。往往是这样的情形:对于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现场工作人员,招聘本科生,技术有余,技能不足,而招聘中职技校生,技能有余,技术不足,而招聘高职高专学生,满意的却也很少。造成的局面是,高职学生想找薪水高、体现高等技术性的满意工作非常困难,企业招聘用的上、留得住的满意员工也非常困难,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现场培训锻炼,同时经过“大浪淘沙”——招聘很多留下不多的几个才是合格人才。

(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同样困难

目前,河北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有60余所,各学校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受地域和办学质量影响,一些学校生源质量和数量都较差,更加重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个别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逐年向中职毕业生水平“靠拢”,情形堪忧。几所国家级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三、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策略

(一)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

1、“三会双元”校企合作体制

与具有规模性的合作企业组建教产合作委员会,下设三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实践专家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同时,创建“双元”专业化小组工作制,“双元”即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自专业建设委员会、实践专家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组成专业化工作小组开展工作。

2、建立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全程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企业、学生(家长)信息反馈制度,开通信息反馈渠道,定期召开第三方交流会,开展以企业为主、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

3、专业服务产业

面向社会和企业积极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应用研究工作,承担企业应用技术研究等横向项目,协助企业解决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

(二)深化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下厂调研、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手段,深入了解京津冀地区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通过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校企合作、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1、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的培养过程

围绕柔性制造领域中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工作领域,从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出发,人才培养过程在三个方面实现“做中学”。

学习情境设计实现“做中学”——每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实际工作任务,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实现课程由实施到考核的“做中学”。

教学环境布置实现“做中学”——核心课程的讲授、实物演示与操作练习均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内完成,实现教学环境的“做中学”。

教师指导学生实现“做中学”——在校内实训基地及“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境育人环境中,实现教师与师傅指导学生与学徒的“做中学”。

2、实现知识、素养、技能三年不断线的培养过程

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的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形式,构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衔接,校企有机结合的“实境育人”环境。

在校内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形成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一体的训练情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共同提升;在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工作站”实现“厂中校”,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部分专业课程、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实现跟岗到顶岗。

理论知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连续开设,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职业素养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连续开设,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技能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连续开设,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继续推动知识、素养、技能三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加快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1)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鱼刺图如图1。

图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鱼刺图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1)针对相关专业特点,分析岗位群。2)结合相关专业在企业的技术应用特点与岗位能力要求,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依据。3)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特点的不同,归纳出针对性的岗位的学习任务。4)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按照“从基础到专业,由单一到综合”的基本认知规律,遵循理论知识课程、技能训练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三年不断线的原则开展。根据岗位职业标准要求,按照课程的主要内容,将专业课程体系重新划分。

2.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建设组,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成立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成立开发小组,其中至少一名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四、结语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新挑战,还需不断探索,不断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调整改善,本文给出了一个较为适合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的新思路,可以为全省的装备制造业腾飞提供有益帮助,当然要想见真效,还需学校、企业乃至政府共同配合和努力。

作者简介:张文灼(1979—),男,汉族,河北衡水人,副教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科研工作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课题“新形势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编号:JRS-2015-30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红霞,刘遵峰,张春玲.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0)

[2]高巍.浅谈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4.04

[3]郭宏.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1

[4]张宏.全力破解河北发展中的高技能人才制约.商场现代化,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