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

段冰磊

段冰磊(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摘要】目的:浅谈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收的35例孕妇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孕妇的处理,35例孕妇已经恢复出院。结论: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孕妇早日恢复。

【关键词】胎膜早破孕妇临床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4.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77-02

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称为胎膜早破,此时孕妇阴道内有一定量羊水流出。胎膜早破如果发生在孕37周前,又特称为早产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约占妊娠总数的10%,其中20%为早产胎膜早破。早产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3的早产是由于早产胎膜早破所致,且出现早产胎膜早破的孕妇约75%将在1周内分娩[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收的孕妇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接收胎膜早破孕妇35例,年龄23岁~31岁。

1.2结果:35例胎膜早破孕妇经过我院的正确处理后皆已完全恢复。

2.处理

2.1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常是即将临产的先兆,如经检查宫颈已成熟,可以进行观察,一般在破膜后12h内自行临产。对宫颈条件不良者,破膜后2h可用地诺前列酮即前列腺素E2引产。

地诺前列酮对各期妊娠子宫都有收缩作用,以晚期妊娠子宫最为敏感。给予足月或接近足月妊娠的孕妇静脉滴注所引起的子宫收缩,类似正常分娩时所见。应用前将地诺前列酮和碳酸钠溶液各1支加入l0ml生理盐水中,摇匀使成稀释液,供官腔给药或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将上述含2mg地诺前列酮的稀释液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lμg/min。宫腔内羊膜腔外给药:200μg/次,2h给药1次。给药3h后,亦可酌情加用适量缩宫素,以加速产程进展。注意严密观察宫缩情况,随时调节用药剂量,以防止宫缩过强而发生子宫破裂。

2.2早产胎膜早破的处理若无临床感染征象或其他产科并发症,一般采用期待处理。

2.2.1一般处理:住院,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肛诊与阴道检查。为了解宫颈情况可行阴道窥器检查,保持外阴清洁,注意宫缩与羊水性状、气味,测体温与血常规。

2.2.2防止感染: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曾有B族链球菌感染史者尤为重要。常用氨苄西林,也有报道联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如破膜后久不临产,母亲不发热,子宫体无压痛,胎心率正常,白细胞不升高,可停用抗生素,待进入产程时再给予抗生素,可明显降低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2.2.3抑制宫缩:抑制宫缩的目的是延迟分娩,特别是在孕周较小的孕妇。抑制宫缩药有硫酸镁及β受体兴奋药类,后者包括沙丁胺醇(舒喘宁,salbutam01)、特布他林(叔丁喘宁,terbutaline)、利托君(羟苄羟麻黄碱,ritodrine)等,其中以利托君抑制宫缩效果较好,心血管不良反应少。

硫酸镁用法:25%硫酸镁20ml加5%葡萄糖液20ml在5min内静脉缓慢注入,然后以25%硫酸镁60ml加5%葡萄糖液1000ml中以每小时平均2g的速度静脉滴注。

利托君用法:取本品150mg用500ml静滴溶液稀释为0.3mg/ml的溶液,于48h内使用完毕,溶液变色或出现沉淀或结晶则不可再用。静脉滴注时应保持左侧姿势,以减少低血压危险。开始时应控制滴速使剂量为0.15~0.35mg/min,待宫缩停止后,至少持续输注12h。静脉滴注结束前30min,可以开始维持治疗,一般口服本品10mg,前24h内通常口服剂量为每2h10mg,此后每4~6h10~20mg,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20mg。

2.2.4促胎肺成熟:对胎膜早破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不增加感染的基础上,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各类糖皮质激素中,以地塞米松及倍他米松作用最好,静脉推注较肌内注射效果好。以地塞米松为例,静脉注射:每周连续3d静脉注射10mg,停5d后再重复,至34周为止。肌内注射:5mg/次,1次/6h,共8次。

2.2.5B型超声监测残余羊水量:若羊水深度≤5cm时在2h内饮水2000ml增加羊水,若羊水池深度≤2cm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3.讨论

发病原因:感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于宫颈及阴道穹隆部位的B族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类杆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都与胎膜早破有关。胎膜发育不良:妊娠期间子宫不断增大过程中,胎膜平面生长速度仅为子宫表面面积增长速度的60%,而且妊娠中期以后胎膜生长停止。因此,妊娠晚期胎膜变薄,维持胎膜弹性和张力主要依靠胎膜各层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孕妇饮食中缺铜可使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合成减少,胎膜弹性降低,维生素C缺乏可使胎膜脆性增加。官内压力增加:羊膜腔内容物的增加,比如羊水过多、双胎或多胎妊娠等使宫内压力增加,易发生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中的臀位、横位以及头位的头盆不称等由于胎先露不衔接,前羊水囊承受压力不匀,易导致胎膜破裂,此外,加于子宫的外力如负重、骑自行车等都可能导致宫内压升高而发生胎膜早破。子宫颈关闭不全正常情况下,妊娠中期及晚期子宫颈内口处于关闭状态,对胎膜的完整起保护作用。但因先天性发育不全或因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或前次分娩时子宫颈撕裂,宫颈内口的括约作用丧失以至松弛,随妊娠的发展,宫内压力逐渐增大,胎膜进入已扩张的内口,使胎膜暴露于阴道,易受感染等因素而破裂。其他:羊膜穿刺不当、人工剥膜、妊娠晚期性生活频繁等均可导致胎膜早破[2]。

参考文献

[1]冯志梅;胎膜早破8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7期

[2]王志梅;王冬梅;胎膜早破的病因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