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体会

于洋

于洋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经治疗治愈32例,好转12例,死亡6例。结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治疗应戒酒加强营养支持,减轻ALD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41-02

酒精性肝病是慢性酒精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引起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种病变。肝细胞周围纤维化和静脉周围纤维化多见,严重者可导致终末肝静脉闭塞[1]。大约50%的酒精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治疗应戒酒加强营养支持,减轻ALD的严重程度。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39岁。每日饮酒量为70~420克,平均170克,饮酒年限10~45年,平均25年。单纯酒精性肝硬化32例,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8例。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40例,腹胀痛32例,黄疸26例,恶心呕吐15例,腹泻10例,呕血黑便8例。

1.2方法

1.2.1戒酒加强营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戒酒后可改善乙醇所引起的肝细胞功能紊乱,大多数戒酒后病情好转,戒酒后10天肝脂肪变性可明显改善,甚至可恢复正常,亦可提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应给以富含糖类及蛋白质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索A、维生素C、维生素E应予重视,因可抑制自由基对肝的损害。维生素B。对纠正神经系统疾病有效,叶酸对巨细胞贫血有效。重者静脉给以氨基酸,推荐同时静脉滴注肝安及复方氨基酸的治疗方案[2]。

1.2.2护肝治疗①谷胱甘肽:剂量为1800mg/d,静脉滴注,可改善肝功能;②s一腺苷甲硫氨酸:腺苷甲硫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和缓解肝内胆汁淤积,降低黄疸,剂量为0.5~1g/d,静脉滴注;③熊去氧胆酸:通过其对肝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及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也通过对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发挥作用;④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被证明是有效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改善严重酒精性肝病的预后。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疗法尚有异议。

1.2.3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胆红素超过340μol/L,早期给以类固醇可减少死亡率。用类固醇治疗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1.2.4抑制纤维组织增生①青霉胺可抑制胶原分子的交联,减少胶原生成。双盲对照研究表明秋水仙碱组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有好转;②秋水仙碱lrng/d,口服,5年生存率75%,而对照组为34%;③以治疗肝纤维化为主的中药复方制剂市场上已有供应,可选择应用。

2.结果

2.1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各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为正常,B超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好转:临床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为基本正常,B超示检查特异性表现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超声检查均无变化。

2.2治疗结果

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经治疗治愈32例,好转12例,死亡6例。

3.讨论

长期大量饮酒致肝细胞受损,反复发生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称为酒精性肝硬化。可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同时存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在肝硬化中占首位,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本病男性患者居多。根据多年大量饮酒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本可作出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行肝活检进一步确诊。主要与肝炎后肝硬化鉴别,后者可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病毒标志物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G为主[3]。此外,与其他肝硬化的鉴别均可通过肝脏穿刺活检而明确诊断。

戒酒是最重要而又必须的措施。戒酒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脏病理学改变在短期内即可改善,并逐渐进一步好转,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肝移植发生率。戒酒有一定困难,酒精依赖包括躯体上和精神上的,必要时可应用纳曲酮、双硫仑等药物,可建议患者求助于心理医生。发生戒酒综合征时,病人表现为谵妄、震颤,可予对症处理,应用镇静药物氯丙嗪、利眠宁等。要注意与肝性脑病、酒精中毒性精神失常、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

对酒精性肝硬化病人,通过合理的营养保持正氮平衡至关重要。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其他情况均应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常规饮食之外,可给予营养支持,包括补充维生素类(维生素A、B、C、D、E、K及叶酸等),静脉点滴支链氨基酸,也不能忽略镁、钾、锌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营养的改善可减少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提高机体抵抗力,并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阻止病情的进展。

脂质过氧化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E,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已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其他抗氧化药物近年来也有大量研究。丙基硫氧嘧啶因酒精性肝硬化存在高代谢状态,肝脏耗氧量增加,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也试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期望通过增加肝脏血流量、降低肝脏耗氧量、减少肝细胞的损害而发挥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尚未见有明显效果,而且药物本身潜在的肝脏毒性作用也限制了其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72-74.

[2]丹巴拥忠.酒精性肝硬化120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92-92.

[3]黄飚.23例酒精性肝硬化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6):67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