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余俊山

(广东省惠东县宝口中心小学,广东惠州516300)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此,在小学阶段思品课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健康双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接触周围的事物,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由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心理逐渐成为小学阶段思品课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投入更多的心理,以达到推动学生道德与思想品质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当前小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不光蕴含大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还兼具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思品课的难度,但是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笔者将对在小学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营造良好环境,陶冶学生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为感性的心理特点,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较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此,教师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品课中时,一定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充分发挥课堂环境给学生带来的熏陶作用。在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自身应当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及思想品德,为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教师还应当对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有个充分的认知,为环境营造的进一步实行提供思想基础;最后教师还应当结合班内学生的特性,设计出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度[1]。

例: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更快的带入到学习环境之中。这里的视频教师可以播放小孩生气的场景,主要讲述的是这个小孩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很喜欢生气,撅起小嘴巴。给学生播放完视频之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了解到对脾气控制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了解无论是面对学习还是生活,都应该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而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

二、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共鸣

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光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品课中,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对其隐含的重要信息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应当积极寻找教材之外的教学素材,以此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其中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合适的哲学或是寓言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可以将学生快速的拉入到课堂之中;其次故事可以将部分难懂的道理简单化,将道理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难懂道理的接受度。

例:在讲授“诚信是金”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曾子杀猪”的动画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快速的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在对这一故事进行详细的讲述,提出“诚信是都重要”等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经历或是听到的小故事分享给班内同学,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感知诚信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与心理的形成。

三、优化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差异

一个班内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的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主管干搜,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心理道德素养的提高。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相处方式,这样教师可以最为及时的发现学生所隐藏的一些不良情绪,及时的给出最佳的帮助,去引导他们调整心态面前的困难;其次教师还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征,不应因为学生学习能力或是学习能力较差而区别对待,应当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确立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更多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在课后也应当帮助他们找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引导其适当寻求他人的帮助,在班内营造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乐于助人、虚心求教等优良品质;最后教师还应规范自身行为习惯,从自身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3]。

例:在讲解“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一小节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一些升国旗的场景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之后教师在引导学唱学习或者演唱像《歌唱祖国》等之类的爱国歌曲,让学生沉浸到浓浓的爱国氛围之中,同时,教师在课余或是课前时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感。通过多方面的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思想、良好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心理教育融入到思品课中,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思品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应该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采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度;最后教师应当规范自身行为,以身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廖春艳.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学周刊,2018(26):20-21

[2]李宗华.谈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38

[3]阮刚.谈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亚太教育,2016(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