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心里,笑在心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孝在心里,笑在心里

曹子逸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兴文644400)

孝是什么?

孝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孝是荡漾在历史长河中的唯美浪花。

“妈妈―妈妈在天堂,爸爸也出车祸去世了……”当十二岁的乌达木哽咽出这句话时,“中国达人秀”现场的所有观众被这个有着小王子一般明亮眼睛的孩子打动了,他们用掌声为《梦中的额吉》深情“点评”。梦里的味道,梦中有妈妈的怀抱,“梦中的额吉”让他魂牵梦绕,更让心暖的人儿拇指翘。乌达木用醇香浸染的歌喉、苦丝点缀的微笑告诉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孝感动天倚天籁。

前几年,某档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电视里,明星回归普通人,带着自己的父母回旧宅独居六天五夜。当剧情如画卷徐徐展开时,我们不由地对“孝”思量起来。在演员包贝尔那里,“孝”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也要遵从妈妈的要求”、“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之类的委曲求全。闻孝至此,我备感不适,甚至恐惧。我认为这并不是“善哉”之孝,而是一种“罪过”式的愚从,就像“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样,是一种非理性的愚孝。这样的孝,父母能笑得出来?

平静温馨的陪伴,足以让父母开心一笑。这才是孝——平凡而纯粹。

在中国传统这本大辞典里,孝是指勤心奉养父母,在儒家学说中更认为要“孝”不一定要“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孝的定义似乎摇摆不定。那么,“孝”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母亲卧病时,汉文帝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的悉心照顾;是饥寒交迫中,曾参百里负米、侍奉双亲的一往执着;是数九寒天里,王祥卧冰求鲤,孝敬继母的无悔坚持。

孝,不必是那高大上的名贵之物,应该是那可给予肉体以活力的营养液,是那可给予心灵以慰藉的清凉甘泉。

不少人认为,孝敬父母是需要等到自己有本事的时候才考虑的事。但是,父母的生命线又岂能与子女的同始同终?到你长本事时,父母早已两鬓斑白,眼眉低垂。难道要让他们在模糊的眼神中,享受你带给他们的孝?要让他们在神志不清时,感受你的爱?别让孝成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永久悔恨。所以,孝要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譬如你回家时一句亲昵的“老妈,我回来了!”就会让他们像个孩子似的高兴欢喜,譬如你轻轻地为他们拂去头上的灰尘,就会让他们感动万分。让父母开心大笑,这就是孝。

孝是淡淡的月光,虽不如太阳炽热,却温暖宁静;孝是碧连天的芳草,虽不如花朵艳丽,却四季常青;孝是一颗耀眼的星辰,照耀我们的亲情岁月。孝在我们心里,更要让父母笑在心里,所谓“见孝也要见笑”。

子女孝,父母笑。让“孝”成为我们的习惯,让“笑”成为父母生活的“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