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基金安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探讨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基金安全的影响

张义宁

(保定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作为参保人员的有效凭证,业务档案的管理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社会保险业务的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由于管理数据的大幅度增加,风险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基金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社保基金安全;影响

引言

当前,我国的社会对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得到更大的保障。但由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导致社保内部机构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业务档案管理,优化制度,对于改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做好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加强对社保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深化社会保险改革,推动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保业务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参保平整,记录者参保者的个人信息以及缴费情况等数据,可以直观的反映个人的参保情况。通过对参保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当前社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展阶段的我国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基础。

第二,做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保业务的基本要求,符合人们的利益。社保档案记录的信息会伴随人们的终生,对于人们的养老情况、医疗情况等都具有非常明确的参照标准,这些数据跟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也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第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对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可以对相关的业务进行细致额树立,从而提升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效果,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2、借助业务档案管理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的有效措施

2.1提升安全意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应该细化要求,明确管理制度,并通过下发相关的文件对有关工作做出详尽的规定。同时上级工作部门应该提高业务档案管理和社保基金安全意识,自上而下提高业务档案管理水平。并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对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性宣传。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提供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并改善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让各个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2.2提高控制水平,充分发挥信息优势

当前由于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业务档案的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人工管理上升到电子数据和纸质数据共同保存的趋势发展。在对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做到以人为本,并将人工管理与设备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既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应该保证参保人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还应该充分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提高控制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对于社保系统的发展还需要重视将相关的银行、编制机构和缴费单位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查阅,有效推动基金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营。

对于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规范管理流程,通过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不断改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这就需要相应的社保机构要及时颁布相关的政策要求,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对于特殊的管理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明确管理流程,确保管理水平持续增高。

2.3规范档案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的控制水平,技能保证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也能更好地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因此社保机构务必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在规章制度和工作责任上进行明确,确保相关的处理要做到有章可循。社保机构对于内部管理的控制应该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机制,对受理、审批、复核以及支付等业务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最终形成完善的文件依据。对于社保档案的内部管理,还应该提高资金的投入水平。当前对于档案管理场所的建设、新型设备的购买与引进,也是改善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不同的社保档案资料应该做好分类管理,从而方便及时查阅。对于工作人员应该分区域办公,做到各司其职。有效对档案信息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而避免出现集体性故障造成严重的损失,威胁数据的安全性。最后社保机构应该重视对管理系统的完善工作,及时将社保管理系统与相关的保险业务进行对接,保证数据录入的一致性,能够更加真实有效地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反应。对于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而言,要重视员工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对新政策的解读、工作流程的不断规范以及对新型技术的不断学习,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借助政策、技术完成管理工作。

2.4加强基金安全教育

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作为一项业务性和政策性特殊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对于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而言,其社保档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特征。因此对于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掌握基本基金安全知识的前提下,及时对相关的业务管理和法律进行学习。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基金安全教育,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职业素养。

第一,通过开展各种具备警示性的活动,与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身说法,让工作人员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培炎安全意识并提高责任意识。第二,重视对内控团队的建设,针对社保机构的具体规模,应该提前组建内控团队,对工作的日常开展进行及时监督,并根据机构的发展情况对内控团队进行优化。同时对于内控工作人员应该重视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规定和先进技术,确保控制工作有序进行。对于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考核,同时对于每次培训应该重视学习成果的检测,并与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

2.5做好社保业务档案的评估工作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提升,参保人员不断增加,同时也不断出现新的管理问题。因此社保机构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工作人员,定期对业务档案进行监控和评估,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资金的走向和流量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从而及时把握社保管理的风险因素。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及时邀请资深的工作人员,避免暗箱操作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基金的安全性良好。

3、结语

综上所述,社保是保证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对于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本质上就是对参保人参保凭证的有效管理,面对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需要及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依靠政策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志平.论加强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9(19):234+298.

[2]王龙妹.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基金安全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67-168.

[3]张孟瑀.社保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基础工程[J].劳动保障世界,2016(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