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

陈丽

禄丰县和平林业站

摘要:在森林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若想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并提升我国森林资源的应用效率,必须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防治体系和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的完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

森林资源对社会生活生产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等,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十分迅速,且森林覆盖面积也在逐年递增,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病虫害是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故必须要提升对该问题的重视的程度,并要及时的制定出完善措施加以防治,以此为我国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发展现状

本文主以和平镇为例,该镇位于禄丰县城东南部,全镇东西境宽20㎞,南北纵距38㎞,总面积284.7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23个自然村,158个村民小组。林业用地面积22万亩,天然林19.44万亩,人工商品林2.56万亩,森林覆盖率67﹪,镇内主要植被是云南松、兰桉、栎类、旱冬瓜和滇油杉等。近年来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主要害虫以松材线虫、德昌松毛虫、松中蜂等为主[1]。

和平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森林病虫害标准化工作方面,均存在缺陷和弊端,如此也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在现行的标准化建设中,关于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目前尚未涉及,如此凸显了标准化建设的欠缺。与此同时,也未能将一些国际先进办法融入其中,内容缺乏全面性和可行性,即便建设了完善的工作标准,也会在执行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对标准进行完善、有效的落实,进而也直接限制了标准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林建设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个别地区的造林质量较低,人工林所占比重较大,加之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直接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且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仍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若想从根本上缓解或者杜绝上述问题,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为病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而通过森林病害防治的标准化建设,可为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更是实现“科技兴防、科技兴林”的重要手段。可见,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化体系很有必要[2]。

三、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标准化建设基本原则

所谓标准化体系,即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形成完善、统一的整体。标准化体系是标准修订计划、制订以及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确保标准合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预计标准、正在编制的标准以及正在实施的标准的重要蓝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标准化体系也会随之完善和健全。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结合防治工作标准体系实实际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具体建设原则分析如下:

1.科学性原则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如此也对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并要对其进行合理定位,以此避免工作重叠、漏项等问题的发生。实践中,可将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作为基础和前提,以此为标注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继承性和全面性原则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贯穿于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如此便要求标准体系要具备继承性和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即标准体系内容要全面覆盖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为此,可积极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来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确保标准体系全面性的同时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3]。

3.系统性原则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涉及领域较广,涵盖内容众多,且实施程序十分复杂,因此,要求标准体系必须是一个完善统一的整体。结合标准的适用范围,将其妥善的安排在体系中的合适层次和系列中,以此为其机制的充分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二)标准化体系完善目标

1.满足规范技术行为的实际需求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含量较高,且操作复杂,鉴于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体系中还尚未涉及到外来生物防治的相关内容。故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种完善的跟踪监管、风险评估和审批标准。在监测预报环节中,约需建立完善的技术规程。在防治技术方面,可将国家级的病虫防治技术引入其中,以此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4]。

2.满足对外贸易活动需求

我国在加入WTO世贸组织之后,既要突破国外贸易壁垒的限制和约束,同时还应对林产品对外贸易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要从我国实情出发,积极采取保护性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外来生物带来的危害,为我国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三)具体实施框架

结合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建设原则以及实际的工作现状,综合权衡林业发展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包括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提出标准化建设框架,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病虫害防治工作类别和实际特点,可将标准化体系分成以下几个系列:第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包括危险性分析办法、跟踪监管、隔离实验等等;第三,森林植物检疫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包括检疫基本标准和建议对象造作规程等;第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如防治综合标准、灾害预测等等;第四,除昆虫外病虫害防治和预测技术规程;第五,森林有害植物防治;第六,病虫害防治药剂,具体如生物制剂、化学制剂等等[5]。

图1森林植物检疫管理工作流程

涉及到的标准如专用标准、通用标准以及基础标准等等,其中,专用标准占据多数,具体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灾害预测技术规程以及检疫操作技术规程等等。而通用标准包括检疫对象的确定、引种审批程序、产地检疫技术、防治标准选择、损失评估等等。基础标准如灾害分级、病虫害代码、综合防治术语、危险性分析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标准对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建设该标准体系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缺陷和弊端,如内容涉及不全面、执行力度欠佳等等。故在今后发展中,我国相关部门应充分结合目前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引起国际先进经验和办法,对现行标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森林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淑英.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19):60-60.

[2]肖琳,李慧.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北京农业,2014(30):00172-00172.

[3]张廷玉.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4,25(4):68-71.

[4]刘莹,李艳杰.高职森林病虫害防治课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3):29-32.

[5]郑文武,王冰.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森林虫害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06(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