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张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张彬

张彬

江苏一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市政道路的简述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也不断的加大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路基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因而路基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的灵魂所在,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道路跨越的地域比较广阔,很多道路修建要经过软土地区,由于软土路基天然含水量、天然孔隙比较大,使路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通过水泥粉喷桩处理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桩体强度即水泥土强度与水泥水化物中的水化硅酸等水化物(CSH)的反应产生胶结物质,从而减少天然土孔隙比的效果,同时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粉体)强制搅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来提高路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为更好防止路基结构在车辆行车荷载及自然条件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变形或破坏,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2.1结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2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1.3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3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3.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3.2严格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一选择填料一确定路堤填(挖)方式一路基压实。

4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4.1施工测量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

4.2路基土方施工区域内所有改建及新建工程,路基土方施工多为填方路基,很少有挖方路基。

4.2.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三是分段施工。

4.2.2松铺厚度的控制。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

4.2.3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4.2.4掌握压实方法。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4.2.5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

5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5.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即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5.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的路基建设是道路工程建设的根本,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对一切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均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既定规划来进行工程施工,同时工程施工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和职业道德,完善并健立合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道路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由于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的场地过于狭小,并且施工工艺技术相对复杂,所以在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环境条件所制约,尽管如此,只要施工建设人员能够始终的坚持施工技术标准,无时无刻的注意加强施工建设的管理,就一定可以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与管理,2005.

[2]王伟.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研究和分析[J].学术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