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有效防治研究黄梦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有效防治研究黄梦迪

黄梦迪

黄梦迪

身份证号:3209111994****3420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作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之一,水损坏不仅会使经济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还会使行车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应加大对水损坏破坏的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现象进行控制。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防治措施

由于日益增长的市政道路负荷所引发的沥青路面水损害对于城市市政道路养护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文章即就此问题,以沥青水面损害的定义,形成机理为突破口,并就其成因从路面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与运营期养护与管理对防治措施作了具体的探讨。

1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类型及具体的应对方法

1.1松散类主要包括麻面、松散及掉粒

在缝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坑洞的沥青表面会出现沥青集料表面剥落的现象,促使面层集料中的粘结力逐渐降低,直至松垮,最终形成麻面或松散的现象。在局部出现松散的位置,集料颗粒会逐渐掉落流失,导致混凝土路面有大小不一的坑洞产生。

1.2变形类

主要是指辙槽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促使在面层内的水滞留,导致集料表面所裹覆的沥青集料逐渐脱落,从而减弱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造成完全松散。通过车辆荷载,不仅会导致路面有压缩变形现象出现,而且还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剪切破坏问题产生,促使轮下松散的沥青集料逐渐向两侧挤出并鼓起,通过轮迹带的作用下产生车辙。其次,辙槽还会有挤浆和网裂的现象发生。

1.3冻融循环破坏

在冰冻地区或季节性冰冻性地区,由于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在沥青混合料内部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致使混合料内部粘结力下降;而当冰融化时,水又滞留于路面层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加速了沥青膜的剥落。在路表,当冰雪融水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就会在行车荷载和冻融循环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破坏作用,而在下面层,当基础有较多的细粒土和孔隙时,冬季特有的毛细水使水分急剧聚集在基层顶面,到春融期,过饱和的水进入下面层孔隙后,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剥落现场和对基顶的冲刷。水损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作用致使沥青对集料的粘附性能丧失,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而造成这种后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水和外力的作用。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

2.1沥青路面的选材问题导致沥青路面水损害不能避免

在现在的道路建设中没有充分的关注沥青路面的选材问题、路面建设过程中颗粒大小不一样,选取的材料粗细不一,这就造成了沥青公路路面建设高低水平,凹凸起伏不断。导致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不可避免。

2.2荷载间接导致路面裂缝

我国大多数的市政道路工程都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建设,而使用这种路面最大的弊端就是:在车辆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其使用的基层结合料极其容易因为路面渗水而导致结合料的流失、面层的开裂以及底部脱空,进而导致唧浆、网裂、坑洞等现象。

2.3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对路基和路界的地表排水比较重视,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当施工人员大多忽视了对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排水。我国市政道路基本上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正因如此,在路面的结构设计时很少考虑到路面面层内部的排水,相反都普遍设置了一些砌筑式路肩、蒋砌挡墙等,这些都阻碍了路面结构中进入的水无法排出。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主要是水的原因,上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种类和损害机理及原因分析,发现水损害不仅与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小及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有关,还与交通量的大小和超载量有关,所以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设计完善的道路防水及排水系统

一般情况下,降水和汇聚列中央分隔带或路肩上的雨水,会渗入到路肩和分隔带的部分土体中,慢慢的逐渐渗入到路基的内部,从而使车辆的行车路面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路表水和已经在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都需要经过路肩和中央分隔带排出。所以要加强对路肩和路面中央分隔带的防水及排水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遭到水侵入而产生破坏,通过下封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向基层或其他层面的渗透。

3.2加强对沥青路面孔隙率的控制

为了减少和防止水分进入路面内部,可以通过控制沥青路面的孔隙率。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当沥青路面的孔隙率在7~14%之间时,是发生水损害的最危险孔隙率,因为水很容易渗入沥青混合料的内部,而且在路面行车的压力反复作用下产生较大毛细压力而形成动力水。相比之下,当孔隙率控制在4~5%范围内时,透水的发生可能性就比较小,基本上形成不了水损害。而当孔隙率大于12%时。当排水结构层设置合理时,内部的水很容易流走。因此要提高对孔隙率的认识,加强对沥青路面孔隙率的控制。

3.3提升粘附能力

提升材料的粘附能力可以有效的应对不利现象。关键的措施是在材料中添加一些物质,比如石灰等,此举能够提升粘附性。由于科技的高速前进,化学工艺的发展,很多活性材料的使用等,都使得抗剥落的材料出现,它能够显著的提升抗水损的性能。

3.4切实的提升建设的品质

此类道路在建设之前的时候,使用的原料要切实的结合相关的规定来开展,特别要避免集料污染问题的发生,在建设的时候要掌控好拌合的均匀性特征,对于其气温等有深入的了解。建设时要使用状况优良的碾压装置,进而经由提升碾压的次数等来提升压实性,降低孔隙现象。

4结语

沥青路面作为当今城市交通的主要路面,在城市交通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不仅与材料和设计等有关,而且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关系非常大,防治水损害必须要从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路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宏远,侯粉枝.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及其治理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10(1).

[2]纪晓东.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