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操作成功留置新生儿套管针的方法和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单人操作成功留置新生儿套管针的方法和体会

王向涛

王向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桂林541002)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275-01

【摘要】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套管针(也称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且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1],在新生儿科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一般都会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护士配合执行这项操作,这样无形中就消耗了护士的人力资源,耽误做其他事的时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如何单人操作成功留置新生儿套管针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206例新生儿行单人操作留置套管针,成功200例,其成功率达97.1%,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关键词】单人操作新生儿套管针

1用药

注射器抽5ml生理盐水后接头皮针直接插入套管针(Y-G型)的肝素帽中,排尽空气,向套管针中注入生理盐水备用。

2手法

2.1头皮静脉左手拇指及食指打开呈八字型固定,绷紧静脉处皮肤。

2.2四肢静脉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绷紧静脉处皮肤,其余三指及小鱼际就近固定肢端。

3进针方法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1°夹角、针尖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皮肤,左手持针,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2/3处,持针翼10-15°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平行进针,稍向前进1-2mm,使软管到达血管内,这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针芯,右手用拇指指尖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人血管少许,使针芯在外套管内1-2mm,再右手持针,将外套管及针芯一起送入血管直至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送入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以免穿破血管。如未见回血,右手回抽注射器针栓,如果穿刺成功即可见回血。

4针头的固定

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套管座,右手拔出针芯后用胶布及透明敷贴固定(固定顺序:第一块胶布横向固定套管座;第二块胶布交叉固定套管针的顺针器部位防套管针脱落;第三透明敷贴固定)。要特别提出的是:

4.1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时宜用两条较长胶布沿肢体绕一周固定套管针,以防患儿哭闹、活动时套管针及敷贴一起脱落。

4.2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时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

5肥胖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掌握,我们应运用以下3点来进行操作:

5.1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

5.2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关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

5.3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6体会

新生儿静脉留置穿刺是新生儿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技术操作,是新生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在新生儿科单人操作成功留置套管针的关键在于右手的送管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成功率高,对于初学者也易把握,且不需他人协助,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此外,新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应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还应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克服急躁情绪,这不仅可以提高留置套管针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孙艳萍,杨桂涛,常雁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