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分析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要点

黄凤暖

黄凤暖(广西德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33700)

【中图分类号】R71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120-01

【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诊治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5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全部治愈。临床诊治中,发生产后DIC患者4例,经救治后均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对减少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诊治分析

胎膜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其不仅起病急、进展快,而且危害大,如果不及时诊治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引发胎盘早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由胎膜早破是首发病因,根据临床报道数据来看,近年来临床发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较为常见,其危害性也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对胎盘早破合并胎盘早剥病症的诊治研究,对于提升产妇和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15例,对其进行诊治分析,临床治疗报告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15例,年龄21-32岁,平均(24.8±4.1)岁,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孕周20-42周,平均(27.7±3.5)周。其中孕周在20-28周者2例,28-36周者8例,37-41周者4例,≥42周者1例。

2.症状及体征

轻型患者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胎盘的1/3,重型患者以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的1/3。主要表现为血性羊水伴阴道流血、腹胀、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持续性宫缩等,患者子宫硬,呈硬板状,有压痛,子宫大于孕周胎位、胎心不清,甚至胎心消失。每例患者均有多项症状和体征表现[2]。

3.检查诊断

轻型胎盘早剥患者,体征不明显,临床行超声检查确诊胎盘下缘确诊。子宫后壁胎盘早剥,由于患者腹部体征不明显,行B超检查进行确诊。超声图像表现为:胎盘后血肿、胎盘增厚、胎盘基底板和子宫壁间发生形态不规则出血暗区,在暗区内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光点反应并与胎盘实质回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超声图像见羊水回声增强,增多,则说明血液渗入羊水中。胎盘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时,因为羊水流出致胎带受压或者由于胎盘剥离的胎盘小叶流血中断,则胎心监护会出现基线变异消失及中重度可变减速。实验检查[3]: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DIC化验血小板、血纤维蛋白原、血常规、、凝血时间等指标。重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为(+)、(++)或更多。

4.治疗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观察阴道流血量、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监测胎心、胎动情况,观察产程进展;密切观察胎心、胎动情况,观察宫底高度,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治疗从三个方面进行: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防治并发症。一经确诊为胎盘早剥,尽早终止妊娠,立即配合作好阴道分娩或即刻手术的准备工作,积极准备新生儿抢救器材,密切观察凝血功能,以防DIC的发生,重症胎盘早剥应观察尿量,防止肾功能衰竭。抗休克: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应用肝素,尤其是高凝状态下及早使用,纤溶阶段时应用抗纤溶药物。注意患者尿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尿量<30ml/h),应用甘露醇或速尿等防治尿毒症。分娩过程中及胎盘娩出后应立即肌注宫缩剂,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的处理:加强宫缩,按摩子宫;子宫胎盘卒中的处理(热敷、按摩子宫、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浆肌层“8”字缝合;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等。

二.结果

此次15例患者临床经过治疗全部治愈,其中临床诊治中,胎盘完全剥离者例7例,剥离1/2者13例,剥离1/3者10例。发生产后DIC患者4例,经救治后均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三.讨论

胎盘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现象的发生会促使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因子进入母体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致使母体肺、肾等脏器的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造成严重损害。并且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硬化,远端的毛细血管缺血坏死,血管断裂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也很容易引进胎盘与子宫壁间的剥离。最典型的即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休克表现,所以临床中对胎盘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要快速、及时,一旦确定,立即实施抗休克治疗和补充凝血因子,终止患者妊娠,否则持续时间越久,患者机体受到损害越大[4-5]。不论是实施引产还是剖宫产患者,在处理时,都要先进性破膜,减少组织凝血活酶继续进入母体循环,控制DIC发展,此次诊治中因及时实施救治,发生产科DIC患者为4例,这对与显著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保护母体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临床对于胎盘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应实施早期及时的诊断,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的救治处理方法是提升产妇和围生儿生存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梁成霞.胎盘早剥213例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1):66-67.

[2]杨丽华,谢穗.胎盘早剥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3(4):74-75.

[3]罗笑卿.胎盘早剥的5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166-167.

[4]赵瑞琳.51例胎盘早剥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14):32-35.

[5]孟以秀.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体会[J].西部医学,2010(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