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的影响

磨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功能训练,加强吞咽方法和吞咽肌群舌肌、喉肌、咀嚼肌运动训练及吞咽反射训练,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64例患者经过7~10d治疗与康复护理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疗效评定,29例恢复至1级,32例2级,3例3级,训练过程中发生轻微饮食呛咳共230次,无严重误吸等意外事件,出院前全部患者均能经口正常进食,康复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

假性延髓麻痹(pseudobulbarPalsy,PBP)又称核上性唇-舌-咽麻痹,是脑卒中后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临床表现以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情感障碍为特征。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8%~73%。PBP所致吞咽困难影响了进食过程,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因窒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准确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及早发现吞咽障碍,尽早介入康复护理,能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对64例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吞咽功能Ⅲ级及以上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52~78岁,平均(65.17±13.03)岁,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假性延髓麻痹,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45例,混合性卒中2例;首次发病62例,复发2例;均在发病1~3d入院治疗,神志清醒,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能配合康复训练。

1.2吞咽障碍评估方法

1.2.1所有脑卒中患者在入院24h内由当班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吞咽功能筛查。通过试验决定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及进食种类。在入院48h内对存在吞咽障碍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以确定能否维持经口进食,是否需要替代进食途径。

1.2.2分级标准及疗效标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2],方法如下: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全部喝完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①分级标准:即1级:5s内将30ml温水1次咽下,无呛咳;2级:大于5s1次咽下,无呛咳,或分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3级:5s内1次咽下,但有呛咳,为轻度吞咽障碍;4级:5~10s内分2次以上咽下,且有呛咳,为中度吞咽障碍;5级:频繁呛咳,10s内不能全部咽下,为重度吞咽障碍。经评定,本组吞咽困难程度:3级(轻度)16例,4级(中度)45例,5级(重度)3例。②疗效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1.3康复护理

1.3.1心理护理

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因疾病本身情感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又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大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悲观情绪,因此,护理的首要问题是做好心理护理,而责任护士良好第一印象,给患者宾至如归感觉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石。要充分理解同情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采取倾听等交流技巧取得患者信任。给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知,同时,还要让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

1.3.2针对性吞咽功能训练

训练时因人而异,对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吞咽方法训练和饮食指导为主,对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则实施吞咽肌群和方法训练为主。吞咽方法训练:吞咽动作之前指导患者做深吸气,闭气后再行吞咽动作,吞咽之后咳嗽一声,使气体经喉喷出残留于咽喉部的食物。吞咽肌群锻炼:①舌肌、咀嚼肌运动训练:指导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开口将舌头尽力向前伸,然后用舌尖舔下唇、左右口角、上唇及硬腭部,最后将舌放回原处,接着闭口作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动作,以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对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责任护士指导患者用湿纱布轻轻牵住舌尖作上下左右运动,然后将舌放回原处,接着轻托患者下颌作磨牙咬动10次,反复进行,饭前3次/d,5~10min/次,让患者体会运动的感觉,主动参与训练。②喉肌运动训练:当咽喉上提时,指导患者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喉结上下活动,并作空吞咽动作,2次/d,每次反复进行20次,有利于患者吞咽模式的恢复。③软腭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患者舌根、软腭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2~3次/d,寒冷的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诱发吞咽动作。对有抵触情绪的患者,指导其有意识进行空咽动作,以达到吞咽反射训练的目的。

1.3.3进食训练

经过充分吞咽训练后,患者具有一定的咀嚼和吞咽功能,评估患者具备经口进食能力时,方可进行进食训练。以避免误吸、呛咳等意外事件。①进食环境与体位:环境要求安静、舒适,以确保进食训练时注意力集中,降低进食呛咳和误吸的发生率;强调进食中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姜继娜[3]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患者仰卧位时取30°仰卧位,头部前屈,用枕头垫起偏瘫侧;侧卧位时床头摇高30°,坐位时头稍向前屈,利于食物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②食物的形态:应根据患者进食吞咽困难的程度来选择。在患者不同阶段要求食物密度均匀,有粘性,不轻易散开,经口腔及食管时容易变形,如鸡蛋羹、豆腐脑等,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以增强患者食欲,促进患者进食训练的主动性。③进食一口量:严格把握好“一口量”,一口量过多,口腔控制困难,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残留导致误吸;过少,则因刺激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一般先从流质3~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至1汤匙。选用长柄边缘钝厚且容量为5~10ml的小匙喂食。④协助患者进食:进食训练时,责任护士必须协助患者进食,通常站在患者患侧,用汤勺将食物团成团状或糊状从患者健侧喂食,待患者将食物完全咽下后再进行下一次喂食,患者进食后应坐立30~60min,预防食物返流。

2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过7~10d治疗与康复护理后,29例恢复至1级,32例2级,3例3级。康复训练过程中发生轻微饮食呛咳共230次,无严重误吸等意外事件,出院前全部患者均能经口进食米粥、馒头等食物,康复效果令人满意。

3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功能严重受损,使吞咽肌群(舌肌、咀嚼肌、喉肌等)不能协调地完成吞咽过程。正常吞咽运动分3期:第1期为口腔期,第2期为咽喉期,第3期为食道期,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主要发生在第2期舌的运动障碍,训练的重点在前2期。以往在护理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为解决进食困难,大多采用经鼻饲饮食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但患者缺乏主动性强的自我吞咽功能训练。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改善舌运动障碍,促进喉上抬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不活跃突触变得活跃,产生新的传导通路,用新的方式取代失去功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因此,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达到经口进食,早日恢复健康[4]。本组64例患者均在发病早期尚未忘记咽下习惯,咽下肌群也未发生废用性萎缩时,尽早进行针对性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及进食恢复。

康复训练介入越早越好,系统的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应贯穿康复训练的全过程,患者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的态度对疾病恢复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心理康复会带动身体康复,患者主动训练比被动训练效果好。我科通过早期心理护理及采取一系列的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吞咽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玮,闫瑞云.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79-180.

[2]大西幸子,孙启良,编著.赵峻,译.摄食一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18.

[3]姜继娜.集束化综合护理在脑梗死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83-2685.

[4]郝凤文,杜艳丽.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9):1229-1230.

作者简介:磨莉,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