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法策略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数学教法策略论

郭丽琴

临汾市第四中学郭丽琴

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课改工作,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只能做到“扎扎实实搞课改,不断改进、更新自我、积累经验。”才能使课改工作显示其无穷魅力。

一、愉快式教学法

我的一位物理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采用的是愉快教学法,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且我们的成绩也很高。所以,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我在教学上也采用“愉快式教学法”。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我都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姿态、充满活力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就是舞台,我的开场白,就是采用各种激励性语言,告诉学生“充满自信,展现自我”咱们将愉快的共享45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认为,课堂效果=学生参与程度×智能。每个人的智商相差不会太多,但参与程度却是一个人为因素,所以我很注重学生的表现。导课,我力求做到新、奇、趣,有如远处忽响的鞭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我本身就喜欢轻松、愉快、和谐的样子,所以在学生情绪低落时,我会来一段幽默的小插曲,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记得在讲“游戏公平吗?”一节中,由于我提前记忘了给学生布置做教具,所以上课时我故意问学生:“有没有自学后自制好转盘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举手。其中两个同学是做的让我出乎意料,我好好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并且告诉学生,一定要坚持预习,自制教具,自己发明自己创造。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将班内学生分成两部分,然后,各抽一名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台上同学转,底下的同学计算结果,得偶数加一分,得奇数不得分。结果甲方获胜,乙方有几个同学说不公平,于是我宣布现在开始讨论这个游戏是否公平,教室里一阵激烈讨论之后,乙方一名同学揭示了这个转盘的奥妙。原来甲方的转盘无论转到什么位置,结果都是偶数,这样甲方获胜的概率就100℅。然后我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游戏是公平的?进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现在的课堂缺少“人文精神”,如果你采用的是“愉快式教学法”,课堂上既使是“外行”的学生也会被课上的“热闹”所捕获,进而成为看“门道的内行”。这样的课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感到如沐春风。

二、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人认为创新教学,就是弄点新花样、搞个形式主义。我认为,创新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不太繁琐的实际问题。激励学生提出新奇问题,提出与课本与他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思路。

在实际的课堂尝试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令你尴尬的场面,或者,学习效果不佳,在学生讨论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禁不住就讲出了答案,还是限制了学生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做到: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战胜自己,改变传统的教学法模式,放下你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要怕被学生问住。同时要管住自己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其次,要重视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以全新的眼光审视己经固化了的定理和原理。对教师的讲授、对学生的看法,敢于提出反对意见,提出全新看法。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在对学科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显著增强。

所以,我们不要做自习课进教室逼学生作业的老师,要做一名“魅力十足”的老师。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课讲得津津有味,让学生感觉听你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在此基础上再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得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迁移性”的教学策略

期中考试完后,我认真进行了试卷分析、统计,也发现了一个和许多老师一样的苦恼。讲了三五遍的题目,仍有40℅以上的同学稍微变一变就不会了。这个令人头痛的知识落实问题,追其根,还是老师讲的不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尽量多的获得一些“实况性”的学习机会,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在复习阶段,我抽了八名同学上黑板做数学题,结果只有两个同学作对了。我很生气,但我还是风趣的给学生开了一个玩笑:“同学们,大家知道黑板上同学作对的概率是多少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25℅”。我笑了笑,既调节课堂气氛,又复习了概率的知识。我想,课堂上这样一个短小的片段,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如果咱们老师都能动脑筋多创造一些知识互动的机会,学生们的迁移能力必然会逐步提高。

(二)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题多解,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你是否这样做了呢?做到一题多解,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很重要,可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养成良好的动脑习惯。记得在讲一道证明题时,我先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做,完后我进行了讲评,有一名同学在底下悄悄地说:“还有一种方法。”于是我又让他们讲了他的方法。结果他的想法比刚才那种简单多了,其余学生都目瞪口呆,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他的方法太好了!既简单又有说服力,我马上表扬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比老师还强。”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尽头就更大了。课堂改革后的教材,形式多样答案不定,只要有道理就应该给予鼓励。所以,一定要注意一题多解,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学生们积极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的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以升华。课堂如蓝色的海洋,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愿我们以生命和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愿我们的课堂,成为创造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