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的改革与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人事档案的改革与发展探究

张婷

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文章首先从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以及规范等整体框架背景出发,对于当前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展开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就如何切实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人事档案;发展;改革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征,它对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忠实记录,并且与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等方面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决定了其对应的管理工作,必然成为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框架之下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当前开放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人事档案同样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这就要求对应的管理工作保持同步的积极发展。

一、现阶段人事档案工作具体情况分析

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的干部审查制度,并且在建国之后,不断延续和发展,分别在1956、1980、1990以及2005年,中央组织部分别就档案工作展开了对应的全国干部档案工作座谈会。每一次会议对着力于不同的问题解决,而在1990年的全国第三次干部档案工作座谈会后,正式颁布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这成为我国人事档案工作开展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里程碑。虽然当时已经距离改革开放的兴起过去十余年,但是计划工作的思想风格仍然存在,加之档案工作本身即强调对于人才的控制,因此在这一条例中,诸多计划风格的思想和规范仍然存在。随后。1991年,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颁布《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2年原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印发《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以及1996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都成为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除此以外,教育部也同样针对各类各级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印发了对应的规范标准。

虽然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中有众多规范作为行为框架,但是在又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的今天而言,如果仍然固守计划的思路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控制,并且构建对应的管理模式,就势必会出现诸多问题。而想要推动人事档案发挥其自身价值,使档案工作成为确保当前经济形势之下,组织发展和稳定的有力武器,还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以《条例》作为思想指导,展开工作细节部署,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事档案对于组织活动的支持价值。

就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而言,一共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其一,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封闭工作方式,与档案资料本身的开放式利用之间的矛盾,在旧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之下难以调和,因此改革势在必行。人事档案本身内容特殊,保密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的需求,但是保密不应当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保密的作用应当是对于档案形成更好的保护,确保档案本身的完整性,只有完整的档案材料,才能保证档案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其二,人事档案的服务指向存在思想层面的争议。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人事档案主要供领导部门或组织机构使用,并且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即将人事档案的当事人拒之门外,甚至于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和利用权,反而服务仅限于对应的组织机构,这本身就是档案工作的一种错位。最后,虽然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相关数字化技术早已涌入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域,但是从档案工作体系细节看,仍然是以被动的服务作为突出表现,档案自身的价值只有在查询的情况下才能有所发挥,成为了档案价值深入实现和发挥作用的重要阻碍。于当前的快节奏的发展而言,档案管理工作更应当对自身工作展开调整,实现主动服务,发现潜在需求,才是最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切实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之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唯有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也才能通过档案资料价值的实现,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诸多不足,均来源于相关政策法规的相对陈旧,计划思路在档案管理工作领域中的突出以及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左这一根本问题之上,因此想要切实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发挥档案资料应有价值,必要的改革不能回避。

针对上面提出的比较突出的三个方面问题,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点加强工作,必要的情况下展开对应的改革:

1.加强开放,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在西方一些国家,人事档案信息作为政务信息的一部分,是向社会开放利用的,虽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下人事档案的开展方式,也确定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单纯照抄国外模式,但是外国这种对于人事档案的开放态度的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加以关注。通常国外的人事文件机构都会将服务的位置摆放正确,并且面向多个群体支持查询。如果查询发现档案内容存在失误,同样可以提交对应的材料要求档案部门对档案内容进行复核,落实并且纠正。对于我国而言,人事档案开放性有所不足,尤其是对当事人进行隔离,此种情况不利于档案作用的发挥,因此可以学习国外档案机制,赋予一定群体以对档案查看的权利,允许其在必要手续的指导之下对档案内容进行查询。

2.转变档案机构本身角色,朝向服务角度发展

档案本身的价值在于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而非对于相关档案材料的控制。档案本身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和表现方式,必然秉承信息的自然属性,在流通中呈现出对应的价值,而这则需要档案有关工作部门改变自身的角色,从对信息以及档案实体的控制、保护的角色,转变为利用档案信息面向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实现服务的角色,以及帮助档案信息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信息价值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档案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位置降低,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彻底的转变,才能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朝向准确的方向发展。

3.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档案信息的开放,是一种适度开放,是一种既能够对档案信息实现保护,也能确保档案信息的适当流动,实现其价值的度。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在当前档案工作领域之中,并无既往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引入这个度,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不可谓不是一种革命。这个档案领域的革命能否成功,一方面需要档案工作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考察,来确定信息开放的程度,另一个方面,还需要在尝试这个开放程度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评估,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档案信息的开放是否合理。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主动参与,才能发现问题,展开有效评估,并且做出必要改善,因此对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建设,对于目前而言,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所在。

三、结论

人事档案对于社会正常运行的支持价值,一直都未能发挥到极致。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档案的管制,在当前开放的时代之下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阻碍。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深入分析档案工作领域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才能不断推动其完善。

参考文献:

[1]段红.国外人事档案管理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0(7):22-24.

[2]王云庆,苗壮.现代档案管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