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的应用研究

张俊华

(宣城市人民医院;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72例,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给药错误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值得院方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PDCA循环管理;应用研究

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程序,能够提高管理质量。将PDCA循环应用于管理活动中,主要是对工作质量、工作计划、检查工作及处理工作等循环处理,从而对质量管理进行持续性改进,使其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临床在进行护理管理时,一般都是对护士的错误进行惩处。这种管理方式容易使护理人员隐瞒一些工作错误,从而对临床护理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2例,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在42岁至75岁,平均年龄(47.4±8.3)岁,住院时间在5天至13天,平均住院时间(7.2±2.3)天。观察组72例,男性36例,女性36例,年龄在43岁至76岁,平均年龄(47.7±8.5)岁,住院时间在6天至13天,平均住院时间(7.5±2.1)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对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和与绩效挂钩。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分析总结。从而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供相应的措施作为后续临床护理计划内容,并对其改善措施进行护理质量效果分析。在进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敏感性指标,从而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定。本次研究主要将非计划拔管、压疮和给药错误等作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根据护理专科的不同,对2015年之前护理质量进行资料收集,并对其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医院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医院2015年后护理质量管理计划进行制定,从而对高危人群进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如针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计划拔管和压疮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指导患者预防非计划拔管和压疮的常见方法。针对一些高危人群,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做好巡视工作,注重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知识传播和预防不良事件的措施研究。在进行护理质量资料收集方面,应该注重电子表格的规范处理,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管理与控制。安排专门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对科室、护理部门及专科部门的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实施责任制管理方式,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在护理质量检查方面,应该安排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每天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周期报告总结。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不良事件进行预防工作和风险控制,从而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1-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敏感性指标进行观察,包括非计划拔管事件、给药错误事件和压疮事件等,并对其发生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诊断准确率技术指标用(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非计划拔管4例,非计划拔管概率为5.6%,对照组非计划拔管23例,非计划拔管概率31.9%,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错误7例,概率为9.7%,对照组给药错误9例,概率为12.5%,两组在给药错误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5例,压疮概率为6.9%,对照组压疮13例,压疮概率为18.1%,观察组压疮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逐渐增多。为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经相关研究数据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使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4]。

本次研究主要对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观察组非计划拔管4例,非计划拔管概率为5.6%,对照组非计划拔管23例,非计划拔管概率31.9%,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出现非计划拔管这种不良事件的概率,该结论与上述研究中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致。由此可见,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值得院方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兰晓娥,姚美蓉,吴雪华等.PDCA循环管理用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9-11.

[2]周艳.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01):80-83.

[3]付显芬,黄灵容.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2):115-116+119.

[4]周菊芳.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06):168-169.

作者简介:张俊华,女,本科,1986年2月,31岁,重症医学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