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茹教授治疗肿瘤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谢广茹教授治疗肿瘤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概述

刘东颖

(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天津300060)

谢广茹教授简介:谢广茹(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历任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姑息治疗与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中西医结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CSCO执行委员会常委、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天津康复医学会理事、天津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药审及社保专家、《中华临床姑息医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等。从事肿瘤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载。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治疗及姑息治疗。我国肿瘤姑息治疗的主要创始人与奠基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973”课题、“十一五攻关”课题多项,并获奖。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专著1部《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参编专著2部。

关键词:谢广茹,肿瘤,中医治疗,名中医经验

谢广茹,女(195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工作40余载,继承并发展余桂清教授倡导的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学术思想[1],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笔者作为谢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三年,亲眼目睹老师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精湛的医术,现将老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初步概括如下,与同道共勉。

1.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提倡肿瘤中医治疗的分阶段、规范化

谢老师197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肿瘤医院,首先在化疗病房工作,跟随我国肿瘤

学科创始人金显宅先生查房、学习,所以西医临床基础扎实、雄厚。1978年天津市肿瘤医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科,谢老师调至该科,成为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创始人之一。转年被派往北京广安门医院进修,跟随余桂清教授学习1年。

谢老师结合数十年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以及对恩师余桂清教授等先辈经验的系统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选择。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痛苦,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但是如何结合,应该怎样选择,存在极大的临床技巧,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中西医治疗肿瘤的知识。所以谢老师提倡肿瘤中医治疗的分阶段、规范化。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围手术期:手术前宜健脾和胃、气血双补为主,以促进康复;术后应以益气、活血、解毒为主,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转移;②化疗期间宜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以减少化疗毒性,提高化疗完成率,提高化疗疗效;③放疗期间宜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为主,以减少放疗毒性,提高放疗完成率,提高放疗疗效;④肿瘤缓解期或稳定期宜益气、解毒、活血为主结合辨证论治,以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发展;⑤不适宜手术、放化疗和晚期肿瘤患者宜益气养血、解毒散结为主结合辨证论治,以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强调扶正固本法是肿瘤治疗的基本治则

对于肿瘤的病因病机,谢师认为:多由正气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正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肿瘤患者常表现为全身虚,局部实。其实为标,其虚才是根本。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之正气,一方面能抵抗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有维持脏腑、经络正常运行的作用。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则外邪易于侵入人体。同时,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引起代谢紊乱,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湿聚为痰,血滞为瘀。内外合邪,痰瘀胶结,日久肿瘤乃生。而肿瘤为邪毒所生,具邪毒之性,有伤气耗血、助火化热之弊。每每造成肿瘤患者因虚致病与因病致虚的恶性循环。

在治疗方面,谢师根据内经“正之不存,邪将焉去”之说,认为必须重视正气的调养,通过调养扶助正气,使正气得充而驱邪有力。一方面肿瘤病邪胶结,盘踞人体,根深蒂固,不易速去,通过扶助正气,调动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达到消积、化瘀、解毒、驱痰的目的。另一方面,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后,造成局部损伤和全身气血受损,出现脱发、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局部组织溃烂等,此时处于邪气已衰而正气大伤的状态,治疗极为棘手。谢师认为:有形之积已经消伐,无形之气急当扶助。临证常用八珍汤加减,使整体功能得到调整,局部组织逐渐修复,症状改善而延长生存期。在不同的阶段,扶正培本的治则有不同的应用。在患者手术及放化疗期间,一般纯用扶正药,不用祛邪药,以免更伤正气;在恢复期,应随着患者身体状况的好转逐渐增加祛邪药的用量及药味以巩固疗效;对身体状况已基本恢复的患者,应定期应用大剂量的化瘀解毒散结等祛邪之品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对于肿瘤晚期患者,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已衰竭,虽然虚象明显,却常常虚不受补,药力不宜太猛,不可急于求成。

3.治疗肿瘤临床选方用药思路

中医治疗基于辨证论治,通过审证求因,抓住病理失调的本质,治病必求其本。在治疗肿瘤过程中,虽然各种癌瘤的病因、病理和特性不一样,但在某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中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相反,在许多不同种类的肿瘤,某一时期能出现相同的证型,其治疗方法大同小异[3]。在临床上,笔者经常看到谢老师使用几乎相同的方药治疗不同的肿瘤,又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而使用不同的治法方药,现总结如下:

3.1临床常见证型和类方

临床常见的证型分别为:(1)气虚型;(2)阴虚型;(3)气阴两虚型;(4)血虚型;(5)脾胃不和型;(6)肝气郁结型;(7)痰湿蕴结型;(8)肾虚型。根据以上8个常见证型总结出8类方剂,总结如下:(1)玉屏风散类方:黄芪(党参),炒白术、防风,针对气虚证型。(2)沙参麦门冬汤类方:天麦冬、沙参、知母。针对阴虚证型,常用于放疗期间中药配方。(3)益气养阴方:上述的玉屏风散和沙参麦门冬的合方。针对气阴两虚证型。(4)当归补血汤类方:生黄芪、当归为首,针对血虚证型,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贫血等时。(5)香砂六君子汤类方:太子参、焦白术、香附、枳壳。针对脾胃不和证型,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腹胀、腹痛、纳差、大便不调等一些消化道反应症状出现时。一般用于消化系统肿瘤。(6)柴胡舒肝散类方:炒柴胡、山栀、香附、枳壳。针对肝气郁结证型,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志失调时。一般用于肝癌或有转移倾向的乳腺癌。(7)温胆汤类方:法半夏、竹茹为首的,针对痰湿蕴结证型,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有痰湿壅盛的表现,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舌苔腻等。常用于化疗期间配方。(8)增液汤类方:地黄、知母、玄参等养阴药物为首并加上补肾壮阳之品,通过阴阳互根互用法实现补肾,是针对肾虚或重度阴虚型,常用于妇科的肿瘤。

3.2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谢老师在临床肿瘤治疗中,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部位和患者体质强弱,选用针对性强的解毒散结及活血药物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肺癌常选用龙葵、白英、金荞麦;乳腺癌选用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胃癌选用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八月札;肝癌选用蛇莓、山慈菇、水红花子;大肠癌选用红藤、败酱草、半枝莲;淋巴瘤选用蛇莓、土茯苓、半枝莲;此外,依据患者瘀血程度轻重,灵活用药,瘀血较重,选用莪术、穿山甲;瘀血较轻,选用泽兰、桃仁、红花、赤芍、郁金、丹参;瘀血伴出血,善用三七止血不留瘀。

4.治疗肿瘤重视心理,整体调节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并可诱发肿瘤或加速肿瘤的进展。因此,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4]。谢老师在临床工作中,用她开朗的性格、坚定的态度、高超的医术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形神和合,患者身心舒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增加疗效。但需要重视的是,社会、家庭等因素应是患者心理治疗的主体,只有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才能有益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林洪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余桂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5-108.

[2]孙燕.肿瘤内科治疗的新标杆-中西医融和走向个体化[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7):1484-1488.

[3]郁仁存.中医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4.

[4]刘浩林.从形神理论和体质研究探析中医肿瘤临证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9(15):4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