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辨证施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中风的辨证施护

程广红

程广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8-092-02

【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

中风是在世界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引起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中风也叫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有:面部麻木,活动力减弱,面部、手臂、腿麻痹,通常发生于一侧肢体。将对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探讨如下:

1辨证分型

1.1中经络

1.1.1肝阳暴亢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燥,脉弦有力。

1.1.2风痰阻络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1.1.3气虚血瘀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1.1.4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1.2中脏腑

1.2.1痰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1.2.2痰湿蒙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厥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1.2.3元气衰败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2一般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避免搬动头部。若呕吐。流涎较多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糖类、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多吃瘦肉、蔬菜和水果;戒烟酒。对意识障碍和躁动病人加护栏,以防坠床,必要时加束缚带;昏迷病人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吞咽困难的病人,药物食物宜压碎,教会病人用吸管饮水,进食、饮水时取坐位或半坐位,糊状食物从健侧缓慢喂入;必要时鼻饲流食,并做好相关护理。

对步行困难,肢体活动不利者,应注意安全,保持地面干燥、注意清除环境中的障碍物,防止跌倒;嘱家属陪护。对卧床病人应协助完成生活自理,保持清洁,预防褥疮。大小便失禁患者,应用温水清洗肛周和臀部,及时更换床单,防止湿疹和破损;留置尿管病人,每4小时开放一次尿管,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并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针对不同期的心理反应应予以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耐心告知病情、治疗方法和预后,鼓励病人克服忧郁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达到最佳康复水平。

3辨证施护

3.1中经络

3.1.1肝阳暴亢证

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消除病人不良因素。眩晕严重者,闭目静卧,慎下床活动,以免摔倒使病向中脏腑发展。饮食以米、面、为主,避免助火之食品,如煎炸类、炒货等食品。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饮料。

3.1.2风痰阻络证

保证休息与睡眠,注意保暖,以防风邪侵袭。头晕者,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宜。少食多餐,忌海虾、蟹及甜食,少食冷瓜果。给予患肢按摩,及早被动活动,有利恢复。

3.1.3气虚血瘀证

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进食温度以温热为宜。少食膏类补品、甜腻食品等。

手足肿胀者,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或用温水浸泡以舒经活络消肿。

3.1.4阴虚风动证

宜食绿豆百合粥、鲜藕汁、鲜萝卜汁、梨汁等,以养阴生津,或选食甲鱼汤等。

保证休息。心烦失眠者,按医嘱给予安眠药物。阴虚盗汗者,及时更换汗湿衣裤。

协助病人在床上做被动运动,如肩外展、上提,手指伸展等动作。

3.2中脏腑

3.2.1痰火闭窍证

取鼻饲饮食。温度38—40℃为宜,一般不超过200ML。做好口腔护理,保证每日进水量大于2000ML。高热者给予冰袋或冰帽、或用25%—35%酒精擦浴,每隔30分钟测体温,注意四肢保暖。痰湿壅盛者,及时清理。必要时使用吸引器。

目不闭合者,用红霉素眼药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滴眼药水。二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尿道口卫生。

3.2.2痰湿蒙窍证

鼻饲饮食、温热流食,做好口腔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血液循环情况。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2.3元气衰败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瞳孔散大等危象及时报告医生。

综上所述,是我们对中风辨证护理的一点肤浅认识,搞好辨证施护,首先要努力学好中医理论基础,掌握好辨证的规律性,才能有识别和观察判断疾病的能力,抓住病变的征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采取应变措施,救患者于垂危和痛苦中。

参考文献

[1]《脑卒中综合规范治疗临床(内科)诊治研究方案》协助组.规范治疗急性脑卒中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1):17-21.

[2]中医内科学.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