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探析赵科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探析赵科东

赵科东

赵科东

(鲁能集团,北京10002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呈现的快速增长,我国建筑业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规模也在日益的扩大建筑工程施工时的项目经济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对外界环境、人等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转管理与控制,在建筑领域是经常面临的问题,其造成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着重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

前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而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整体来看,由于其建设工期较长,涉及因素多,且工序复杂,其经济管理也相对较为复杂,加之,许多建设工程企业并未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管理缺乏实施力度,并未的得到全面贯彻,导致建设工程经济管理混乱的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建设工程企业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投标时未对自身成本进行有效地分析

对于现阶段建筑领域的激烈竞争,一些企业忽视自身的具体劳动力水平。建筑企业在投标阶段只是重视中标,对企业成本问题没有采取合理的分析,一些企业的报价甚至比成本价还要低进行投标,他们将希望工程中标后能够在工程后期获取利益,这种现象的后果会导致建筑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一些企业在对投标进行报价的过程中,单纯的按照自身的想法与经验对工程量进行估算再投标,这种现象的出现为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1.2.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

一直以来,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成本管理应该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应该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管理和进度管理,材料管理人员则将目光一味地放在材料的采购和检验方面,虽然看似分工明确,但是都没有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施工中,如果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随意增加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则必然会造成成本费用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做好技术管理,或者选择了不恰当的工艺技术,同样可能会导致成本的增大,影响工程费用目标的实现。

1.3工程质量加大经济管理难度

工程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实际施工过程中均有较大风险,如停工、返修、保修、索赔等问题,都会增加建筑工程花费,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增加建筑工程经济成本,而一部分建设企业为节约建设经济成本,忽略了质量管理,导致建设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4经济管理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项目经济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总体施工中都一直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施工前的准备是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时,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将施工前经济管理的准备要充分,通常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图纸的充分分析、对施工人员的有效培训、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只有将上述内容有效的完成,才能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才能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合理的解决,充分的做到有效的预防与及时的解决。

1.5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工程定额主要是由各级工程主管部门根据工程建设当地情况进行颁发,但由于各地区情况不一,工程定额要求也不一致,当执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对问题进行直接处理,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而当把具体情况对上进进行反应后在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受到延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目标。

2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合理设置投标报价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程序以及施工工艺情况,投标报价人员必须要给予充分掌握,对项目利益情况与风险情况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建筑企业本身全部项目中的相关费用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与充分的掌握,在对企业自身成本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过程汇总,将预算成本进行合理的编制,在满足条件的背景下,避免低成本中标现象的出现。

2.2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可以说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首先应加强成本管理,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现对项目建设施工设计标准及工艺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建筑工程施工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详细计划,在后期施工中,将其全面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项目成本预算执行。

2.3做好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费用是工程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材料费的控制,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以中间价评标的方式,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优良、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供应商,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和保管费用;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保证材料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预算,限额领用,规范清单领料制度,依照规范化的程序,根据领料单进行材料的领用,明确责任,如果发现材料的使用超出应有的损耗,则应该对原因进行调查,除意外情况外,应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在每日施工完成后,应该对余料进行回收和统一管理,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流失和浪费。

2.4明确预决算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预决算阶段中,只有加强对相关监理工作中管理制度有效的完善。对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可以通过工程的精心技术,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材料采取集中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采购,有利于采购过程中的保管费用的节约,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领用材料的环节中,领用物资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限额进行领取,相关的材料保管人员也必须要严格的艳照限额领料单进行材料的发放,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办事,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相关考核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此外,增强施工人员的节约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将剩余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避免材料出现浪费的现象。

2.5强化安全施工管理

安全问题始终都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做好安全施工管理,不仅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缩短工程施工周期。

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依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落实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管理环节,定期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补充,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6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企业应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选拔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组织,对各种行政支出进行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工作中表现不好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办事效率,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市场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应该切实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强化对于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减少资金的浪费,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项目企业才能够拥有足够的项目资金,保证自身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得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怡,王洪斌.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

[2]程玉.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之经济管理策略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