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体会

唐岚

威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威远642450

【摘要】目的总结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0例普外科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质控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普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普外科;护理

普外科接收的大多是病情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不少未知危险因素存在,稍一不注意,就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既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也给临床护理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护患关系,影响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如何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风险给普外科患者造成的影响,成为普外科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利于识别、评估、控制和处理临床护理中已有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1]。本文为总结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抽取140例普外科患者展开如下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40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对照组资料:男41例,女29例,年龄在22岁~62岁之间;研究组资料:男40例,女30例,年龄在20岁~60岁之间,患者均因胃炎、肠梗阻、胆囊炎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入院接受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护理,方法为:(1)定期组织普外科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与学习,指导其认识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其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和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制度执行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提高其整体护理水平与护理工作责任感,促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规范的护理操作,避免护理工作失误而出现护理纠纷。实施弹性排班制,确保护理人员有体力和精力完成护理工作,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2)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护理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工作。定期对患者病床的情况进行检查,如轮子、护栏等,确保病房地面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在湿滑处放置警示标识,以免患者滑倒。针对年龄偏大患者视力不佳、容易摔倒的特点,在墙上安上必要的扶手,在容易摔倒的地方放置防滑垫。规范探视时间,对探视人数和次数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养环境。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做好病房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在完成交接工作时,需要在交接工作前十五分钟对床头交接班内容进行核查。(3)加强导管管理:一般情况下,普外科患者因病情和治疗需要而留置多个导管[2]。为了避免因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发生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加强导管管理,增加巡视次数,定时观察导管是否固定牢靠,是否保持通畅状态,是否发生扭曲和牵拉情况。根据医生嘱咐合理控制导管留置时间,避免因留置时间过长而导致感染的发生。(4)根据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预防方案,如坠床、滑倒、突然停电等,并预先准备好一些预防这些风险的措施,以对护理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对应急事件的演练,训练护理人员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质控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纳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5.7%(4/70),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为1.4%(1/70),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7%(67/70),护理质控评分为95.01±1.21分。对照组患者接受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7.1%(5/70),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为11.4%(8/70),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7%(60/70),护理质控评分为87.12±1.54分。两组比较,研究组更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明显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促使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主动识别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利用有效的措施对护理风险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切身利益,减少护理纠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本文研究发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总而言之,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普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在今后的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应当对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完善,根据经常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制定护理风险预案,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规程,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最大限度地控制护理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减少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晓萍.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09)129-130.

[2]李凤莹.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237-238.

[3]刘莉.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4(10)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