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当代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盘育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41

摘要:本文对当代纪念性外部空间的形态设计进行探讨,拟从当代外部纪念性空间形体中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今后的外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纪念性空间景观

Abstract:Thispaperexploresthemorphologicaldesignofcontemporarycommemorativeexternalspace,andproposestoexplorethepoint,line,surfaceandbodyofcontemporaryexternalcommemorativespaceforms,andprovidebasisandreferenceforthedesignoffutureexternalcommemorativespaceinChina..

Keywords:Memorial,Space,Landscape

引言:

形态包含了“形状和神态”[1]的含意,其中形状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神态是物体形状显示出来的神态,是人们的主观认识。空间是以形态的方式存在,形态要素是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是限定要素和基本形的前提和基础;限定要素是基本形的发展,是空间构成的重要条件;基本形由基本要素构成,是基本要素的变化。外部空间形态是外部空间的基础,决定着外部空间的整体效果,并且这些外部空间要素与人的心理感受关系密切(表1)。

表1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形态基本要素与人的心理感受关系表

1.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的点要素

凯文·林奇提到的城市意象中的标志物即是点要素,它可以帮助人们标注空间、识别空间。当点位于一个空间的中心时,有静态感,没有方向感,利于表现空间的庄严感和神圣感。按照场所理论的理解,点可以形成向心的空间场力,能够强化空间的领域感,对于场所的形成较为有利。当点不在中心而偏于一方时,会表现出动态感和方向感。点是空间中重要的控制因素,一个点可以控制一个空间,两点可以形成一条控制轴线,多个点可以将多个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空间序列。

在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中,点往往设置在中心或其它重要的位置,它是外部空间的重要表现对象,常常成为空间的起始点、目标点和中心点,也成为各个空间场所的标志物。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纪念亭、主题雕塑、烈士墓冢等在烈士陵园外部空间尺度中都可以看作是点。如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位于南北主轴线末端的纪念碑和位于东西轴线上的烈士墓冢是陵园中的标志物,是空间布局中的重点。连续出现的形体相同点元素(如甬道两旁的石像生),能有效地调动参观者的情绪,营造空间氛围。其次,空间中的点可以形成一条隐含的轴线将各个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我国烈士陵园的设计常利用点元素的这个特性来经营外部空间。如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以三个雕塑和一个烈士墓冢作为点元素,形成转折的轴线,将不同高度,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作为空间中的环境要素,阵列的点元素有着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2.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的线要素

凯文·林奇所提到的城市意象中的边界和路径就是线要素,他对边界的解释为“这是不作路径或不视为路径的线性要素。是两个面的界线,连续的线状突变”[2]。线对于空间定位和营造空间序列有很大作用。并且,不同形式的线要素,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水平的直线有着纵深感和强烈的方向感。如我国烈士陵园大多设置纵长的甬道,就是利用了甬道这样一种线性要素的纵深感营造氛围。垂直的线要素给人神圣感,上升感和紧张感,空间中常常会在中心位置设立碑、塔,或者记功柱,这在整体布局上可看作是点元素,然而从人的正常视点来看,也属于垂直的线元素。我国烈士陵园中常用高耸的松柏作为空间的围合界面,这是利用垂直的线元素能给人们带来宁静、稳定感觉的特性,其中阵列的松柏可以看作是面化的线。

3.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的面要素

面是有长度和宽度却没有深度的二维元素。如果一个体的深度较浅时,可以把它看作是面。面的最大特性就是能够产生一定的领域感。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中“地面和墙面是极其重要的设计决定因素”[3]。他所提到的地面和墙面就属于面要素。面限定着空间,同时面与面的空间关系决定了这些面所限定空间的形式和视觉效果。这直接影响到外部空间的空间质量。另外,面所具有的不同色彩、纹理、图案和质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根据场所理论,我们知道决定场所的一个很重要性质就是空间的特性,而空间围合面的质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空间的特性,因此面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场所的空间特性表达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的烈士陵园,比较注重利用面元素来限定空间,几乎都采用水平的面作为广场空间的限定元素,并多采用石材这种硬朗的材质来表现空间特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各个空间运用了多种地面质感和色彩,这在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中并不多见。而对于竖向的面元素,则大多采用绿化垂直面(如松柏、竹等)这种软围合面来限定空间。少数烈士陵园也尝试利用墙面或其它质感的竖向面来围合空间。例如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新建的纪念墙和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中的碑林纪念墙。

4.纪念性外部空间形态的体要素

“体是二维平面向三维方向的延伸”[4],具有长、宽、高的三维形态特征。体有着丰富的质感、色彩、和光影,规整的体表现出“经典、单纯、完美、理性、秩序”[5],非规整的体表现出“前卫、复杂、动感、感性、活力”[5]。我国烈士陵园外部空间设计中,无论虚空间还是实体常利用规整的体来表达纪念性主题,如陵园中的纪念碑多采用方形的体。厚重的实体常给人心理造成一种压抑、庄严的感觉。在外部空间中,重复出现厚重的体,能强化空间的紧缩感,整个空间的氛围很容易变得静谧和肃穆,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雕塑纪念园中,阵列了众多厚重的雕塑体,将抗战时悲壮的情景表现出来(图2)。由彭一刚院士创作的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就利用体来造势,从中可以看出体元素良好的表现力(图1)。

图1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方案

(图片来源:彭一刚著.《创意与表现》[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图2中国抗日雕塑纪念园

(图片来源:http://www.happyelf.blogbus.com)

结论

“当表达空间的形式语言越具体化,越连续,表现出的空间的表情就越生动,产生的空间形态就越清晰”[6]。对于像点、线、面、体这样的基本形态要素,如果运用得当,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纪念性外部空间的设计品质。

本文结合当代国外纪念性外部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人性化、公众参与性、表现形式多样化、地景式、场所化及意境化等几种外部纪念性空间创作的趋势,并举以相关实例逐一分析、论证。这几种趋势,有别于我国以往的外部空间创作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今后我国外部纪念性空间创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303页

[2][美]凯文·林奇著.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3][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http://www.chla.com.cn,2008年5月21日:第225页

[4][英]西蒙·贝尔著.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王文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5]濮苏卫.蔡东艳著.建筑空间构成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6]王贵杰著.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形式语言的运用[J].重庆建筑,2005年,08期,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