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句法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空间句法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王中豪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人们出行基本需求,与其相符合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是人们获得城市印象,感受城市景观的重要场所。在保证交通体系正常运行的大前提下,根据道路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成为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性、美观性及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因此,本文对空间句法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内容及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句法;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引言

经过多年的快速城市化,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发展的新阶段,调整城市内部结构、注重提高城市质量和承载力,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存量将成为城市空间增长的新常态。城市道路不仅承担了城市交通的基本职能,也是传统城市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体现了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与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象征。

1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城市特色不突出

目前,许多城市的道路绿化没能很好地与城市的功能与形象相结合。许多城市道路的主要乔木、灌木的配置与邻近的城市极为相似,“千城一面”问题严重,而且树种较为单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市树、市花在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比例不高。

1.2用于绿化的植被品种单一

多数城市的道路绿化只考虑到高大乔木,而忽视了灌木、藤本、地被等植物在道路绿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灌木、花、草等应用较少,藤本、地被植物应用更少。只注重对道路进行遮荫,没有充分利用树下的空间,植物空间层次感不够丰富,造成了比较单调的道路景观。此外,单调的植物种类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再加上周围建筑、管线、空气污染等恶劣的生长环境,树木很难达到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绿化效果。

1.3植物配置缺乏新意

色彩单调乏味,植物在配置方式上模式化,缺乏新意。没有充分挖掘植物本身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等自然美。落叶和常绿植物搭配不当,往往一到冬季,便光秃秃一片,单调古板。植物在配置上至今仍是沿用十几年前的老一套,一些先进的配置模式和新优植物品种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是少之又少。

1.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杨、柳等速生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植物的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在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1.5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绿化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

2空间句法与道路绿化设计方法探讨

空间句法常用于建筑与城市,跨越不同尺度,从单独建筑,到城市一片地区、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等。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关系。空间句法中所指的空间,不仅关注局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同样,空间句法同样适用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通过空间句法的道路设计,形成完善的慢行系统,提供舒适、安全、具有活力的道路空间环境,引导道路设计向人性化方向发展,使之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公共场所。

2.1适应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道路的宽度,也直接影响到绿带的宽度。一个城市道路系统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干道系统以及步行交通系统。不同的道路系统对绿带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步行交通系统的道路绿化要有良好的遮荫功能,但高速公路等快速道路系统则是封闭式的,几乎无行人行走,所以对绿带的绿化覆盖率无多大要求。

2.2突出城市特色

城市所处地域的特征和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所在,即城市的特色,而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必须与城市特色相融合,以道路绿化体现城市的特色和个性。道路可与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色相结合,也可与历史古迹和现代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多栽植市树、市花,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城市,由于街道绿化的成功,被人们所称道。我国有很多城市,街道绿化也很有特点。

2.3选择适合的植物,体现生态功能

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有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须有环境方面的要求,根据周边环境及道路性质,考虑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2.4设计要结合社会现有的养护管理能力

城市道路绿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只有养管到位,才能发挥园林绿化应有的功能和效果。为了促进道路绿化建设,保护道路绿地成果,园林部门、林业部门、市政部门及交通部门应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

2.5创造活力多元的空间氛围

提供多样化的道路空间,促进多种活动及交流。人行道在满足行人步行使用空间的同时,也应为活动的多样性提供可能。如提供行人靠边停下闲聊的机会、在行道树下乘凉的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咖啡座位等设施,有效提升了道路空间的活力。其次,应鼓励将公共艺术活动引入道路空间,利用道路空间进行临时性公共活动、街头文艺表演、艺术活动等,丰富城市文化,活化道路空间。

3结语

人们需要具有活力、安全舒适的道路绿化,它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公共空间,让人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在慢行系统中享受悠闲生活和绿色自然。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空间句法应用到道路绿化设计中。目前,许多城市在着力打造精品道路,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的空间改造,使城市道路重新回归为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实现内涵式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参考文献:

[1]曹灿景.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J].山东林业科技,2006(2):79-80.

[2]李一卓,王阔然.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295-295.

[3]梁伟,谷晓旭,孙海涛,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建筑,2007(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