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分析

李沅栗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10

摘要:高校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大学生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将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图书馆有责任将这种便利带给学生,这将从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开始。新生的入馆教育是高校的图书馆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图书馆针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教育的环节,是大学生优化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基础教育。对于学好入馆教育的第一课,新生不仅能够整体地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图书馆空白的填补,打通知识的大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培训;教育模式

1新生入馆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而信息素养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有获取和鉴别有用信息的素养,籍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知识阵地,能否在大学阶段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决定了大学生自身形成世界观的知识层次和广度。新生入馆教育作为面向全校新生的教育活动,覆盖面较广、形式多样并且效果深远,一方面可以让新生重新认识图书馆,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学时代对图书馆的浅显认识,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掌握信息检索的一些方法,根据个人知识需求,主动从图书馆去检索并获得纸质图书或电子资源,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2有利于馆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新生进校后,大量读者涌入图书馆,由于对馆内结构布局,馆藏结构、自助借还设备使用、一卡通借阅功能激活功能等不熟悉,需要馆员主动耐心的引导,认真细致的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及时了解读者对资源的需求,反馈给采访部门,丰富馆藏资源。通过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馆员业务知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真诚服务,拉近读者与馆员之间的距离。

1.3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和地位

入馆教育是向大学新生展现图书馆整体形象的重要方式。图书馆虽然只是学校的教辅部门,对于许多大学新生来说,对图书馆的认识仅仅限于是个借还书籍和自习的地方,但事实上高校图书馆的功能远远不止如此。通过入馆教育的机会,可以向新生们详细宣传图书馆的一系列功能和服务项目,通过展示图书分类法排架规律,馆内的特色馆藏以及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通过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操作示范,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树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意愿,从而吸引新生走进图书馆。在建立对图书馆的良好形象的基础上,达到遵守图书馆的秩序,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劳动,配合图书馆业务运营的效果。

2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的分析

2.1尽量缩短培训周期,机动安排时间

新生读者对大学图书馆充满了向往和好奇,进校后,大量涌向图书馆,而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义务、有责任需要保护读者的热情,做好读者导读工作。因此,需要尽快进行入馆教育工作。尤其是今年新生进校后取消了军训,改为入学教育活动,没有晚自习时间,使本次入馆教育时间至国庆节后进行,导致入馆教育讲座时间安排相对滞后,在以后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入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在时间安排上预留一定的机动时间,在入馆教育讲座进行中,可能会遇到培训时间与教学补课、班级活动相冲突等情况,需要图书馆与领队老师及时沟通,在预留的机动时间里,合理调整,确保入馆教育讲座的顺利进行。

2.2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相结合

针对新生入馆教育,使用新型的教育模式。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采用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习惯需求的教育模式,即通过传统运作模式与网络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网络教育模式为主,传统教育为辅,达到最佳的入馆教育的效果。新生入馆的教育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与常规性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新生充分了解图书馆,还能为高校教育拓宽渠道。通过充分地展示与宣传图书馆,坚持不懈地进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积极引导新生自觉、主动、高效地利用图书馆,不仅能让新生快速地掌握图书馆教育内容,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文献的利用水平与效率,为辅助高校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

2.3“新生入馆教育专栏”一站式学习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向也日趋多元,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多层次服务方式不断被提出。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维护在馆读者的安静学习环境,不得已将新生集体实地参观图书馆的环节取消,改为观看图书馆介绍及利用的多媒体视频。考虑到新生入学后课程多时间少而暑期空余时间多,从2013年开始在图书馆主页开设“新生入馆教育专栏”,同时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也导入此专栏,确保用户在PC端和移动端都能正常利用。该专栏将图书馆介绍多媒体视频、课件、宣传利用手册、常见问题解答等学习内容和在线考试系统统一整合,供新生入学之初在家自由安排时间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课件、利用手册等方式完成自学,然后通过认证登录图书馆在线考试系统,系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部分试题生成一套试卷,随后进入答题环节,考试通过后系统自动开通用户图书借阅权限;成绩不合格者需再学习再考试直到考试通过为止。此专栏的优势是一站式整合新生入馆教育的所有资源,用户可以在暑期空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进度学习,并可有选择的学习疑难点;在线测试系统不仅有入馆教育培训功能,还有培训效果测试功能。

2.4建立系统、正规的入馆教育培训课程

入馆教育是作为新生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开端,也是新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寻求知识的途径。大学的学习模式有别于中学时代,需要主动去充实专业知识,而大学图书馆也有别于中学图书馆,是提供给新生获取和利用一切文献资源和电子资源的知识库,也跟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把入馆教育纳入学校整个新生培训体系中。通过学校决策层的协调和支持,纳入学时和学分要求,保障新生入馆教育的有序开展,而不仅仅只是作为图书馆日常业务的额外讲座。入馆教育培训课程还应加入对于个人品德、公共秩序和阅读习惯的内容,引导新生通过阅读得到熏陶,遵守图书馆的秩序,从而提升知识层次乃至个人修养的境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新旧事物更替,我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更好的科技和教学方法用于新生入馆教育,仿真图书馆自主学习平台可同时满足用户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图书馆员不再满足于服务有限读者,逐渐转向联合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和研究随时随地服务无限用户的平台。新生入馆教育,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完成的只是图书馆的入门教育,更多、更深的知识内容传授,需要后续的培训工作来展开。入馆教育结束后,可以陆续开展阅读推广、读书月活动、各种专题系列培训讲座等活动,激发潜在需求,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升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东妹,潘杏仙.大学新生入馆教育网上互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1,(2):8~11、32.

[2]毛宏燕,郝冬冬,张晓苗.新生入馆教育培训讲座创新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S12):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