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

/ 1

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

曹连奇

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

曹连奇(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林口157600)

【中图分类号】R7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20-01

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即有颅脑手术麻醉普遍规律,又有小儿的特点。我院采用喷射通气、静脉复合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狭颅症256例、颅脑肿瘤17例、脑外伤25例。

1.2麻醉及通气安定0.2mg/kg、阿托品0.015~0.020/kg,术前30分钟肌注。麻醉诱导,不能合作的小儿肌注氯胺酮4~6mg/kg。入睡后吸氧开放静脉,如此时仍在氯胺酮麻醉状态下,给依托咪酯0.2mg/kg,琥珀胆碱1.5~2.0mg/kg行气管插管。能配合的小儿或氯胺作用已消失的,给依托咪酯0.3mg/kg、琥珀胆碱1.5~2.0mg/kg行气管插管。经听诊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连接KR-Ⅱ型喷射呼吸机。每分钟24~32次,呼吸比l:1.5。呼吸机氧驱动压1.5~5岁的0.2~0.5kg/cm2、6~14岁0.6~1.2kg/cm2。驱动氧压的确定是以观察胸廓微微抬起及呼吸音清晰而定。术中间断从导管侧孔滴入生理盐水0.5~1ml,防止气道干燥。术中麻醉维持用普鲁卡因复合剂(1%普鲁卡因、0.4%琥珀胆碱、0.2%哌替啶)。根据麻醉的深浅调定滴数。术终前10分钟停药。

术中输入含2.5%葡萄糖复方醋酸钠平衡盐液,根据丧失量调整输血补液量,小于5岁小儿手术开始即开始输血。

麻醉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皮肤、指甲色泽、监测血氧饱合度(SPO2)、监听心率、呼吸音。

1.3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诱导插管顺利平稳。术中6例因突然出血量较多,短时间内无法补足血容量致血压下降较剧。采取暂停手术,压迫止血,快速输血后血压逐渐回升。其余病例经调整麻醉深浅度及输血补液后血压脉搏基本稳定。

脑张力不高,脑血管搏动明显。SPO297~99%。术终5%在10分钟清醒拔管,95%在30分钟内清醒拔管,5%在30~60分钟清醒拔管,全组无麻醉病发症。

2讨论

为了有效的解除患儿术前的恐惧、不合作和哭闹,肌注氯胺酮为开放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放静脉后给依托咪醋可使麻醉诱导插管迅速平稳,并使脑耗氧减少,降低颅内压,可缓解脑水肿[1]。

普鲁卡因复事剂具有镇痛完全,抗心律失常,半衰期较短,肌松效果好有利于机械通气。

喷射通气具有气道峰压低,低潮气量,不增加颅内压,对术野无干扰,不增加心脏负担,对循环具有稳定作用。保证术中的氧供及气体产换。尤其应用小儿时导管不且套囊或不用充气[2]。

小儿头颈部较短小,应避免体位的过度扭转影响血液循环。可在一侧背下垫起,固定稳妥。

小儿心血管储备低,术前脱水、禁食水使血容量减少。尤其小儿不耐受失血。因此应认真作好输血补液的准备。我们因用含糖的复方醋酸钠平衡盐液,预防低血糖,溶液中的醋酸根可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即补充了能量预防纠正了酸中毒。为维持循环的稳定,我们主张小儿手术早输血。

总之,本方法具有镇痛完善,肌松良好,供氧充分,颅内压平稳,循环稳定,麻醉深浅易控制,苏醒迅速等优点。无麻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云馨,等,脑干及相邻区域的手术麻醉处理,中华麻醉学杂志.1993,5.3361.

[2]陈远伟,等.高频喷射通气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第一届全国神经外科麻醉学术会仪汇编,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