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肺癌化疗患者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析

刘秋芝

刘秋芝(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癌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调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护理满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中结合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

【关键词】肺癌;化疗;舒适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5)08-0039-01

肺癌为当前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主要采用化疗方法治疗,为了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提出舒适护理的理念。为分析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中,给予60例接受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总结实施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调我院从2012年9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28-66岁,平均年龄为47±1.1岁,肺癌类型:鳞癌31例,小细胞肺癌10例,腺癌19例。癌症分期: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16例,Ⅳ期23例。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分析研究。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生痰伤肺的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若有恶心,叮嘱患者深呼吸,可食用酸味糖果,放慢翻身动作,防止呕吐发生,化疗期间注意少食多餐,减少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护胃粘膜免受损伤。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2.1心理舒适护理癌症发生后,患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心理上刺激,担心癌症不能成功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加上实施化疗时,会加剧患者的抑郁、恐惧、担忧心理,因此临床有必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病情等全方面的评估,明确患者病史以及治疗心态,告知患者的具体的化疗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并告知其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成功治疗的信心勇气,有利于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1.2.2生理舒适护理首先将病房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其次做好病房环境的通风,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床上用品要定时进行清晰,操作时要保证准确,稳健,保证静脉穿刺实施有效,取舒适卧位,并注意对患者的躯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必要的血管保护措施,及时高柱患者化疗前后1-2h内要禁水禁食,且化疗前0.5h及时静脉给药防吐。在化疗实施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宣教以及引导,有利于患者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1.2.3社会环境的舒适护理给予患者良好的医护支持,构建患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治疗过程中做到尊重患者隐私,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争取获得患者的支持,有利于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1.3观察指标以及指标判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血小板减少、恶心等,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包括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方面的满意情况,评价标准:很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80-89分,较满意为70-79分,不太满意为60-69分,不满意为小于60分。

满意率为很满意率+满意率+较满意率[2-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0.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均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血小板、白细胞减少10例(33.3%),疲乏6例(20.0%),食欲下降12例(40.0%),恶心呕吐12例(40.0%),观察组血小板、白细胞减少6例(20.0%),疲乏3例(10.0%),食欲下降3例(10.0%),恶心呕吐7例(23.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照组心理满意率为60.0%(18/30),生理满意率为66.7%(20/30),社会舒适满意率为63.3%(19/30),观察组心理满意率为90.0%(27/30),生理满意率为86.7%(26/30),社会舒适满意率为86.7%(26/30),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舒适护理是迎合当前人们不断提高的护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4]。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整体性、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患者身心健康舒适,以及周边的社会环境的舒适等方面的情况,是在常规综合护理基础上,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再一次进行补充深化以及完善,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将患者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以及绝望等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患者成功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气[5]。临床常用的肺癌治疗方法为化疗,化疗实施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造成较大的影响,实施舒适护理是迎合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化疗,提高化疗治疗水平以及患者生命质量[6]。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舒适护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化疗实施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彭莹.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80-81.[2]赵雄丽.舒适护理对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44-45.[3]杨宏.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64-65.[4]齐晓红,叶敏.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实践[J].吉林医学,2009,30(22):2814-2815.[5]李崇阳,段忠玉,杨榆青.晚期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5):64-67.[6]叶青,黄捷晖,张艳.联合用药治疗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6):1078-1080.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