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孙菲

孙菲(西安唐城医院急诊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学护理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重症医学护理是护理工作中难点之一,本文根据多年的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重症;医学;护理;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3-0262-02

一、前言重症患者由于行为能力较差,因此优质的护理和患者是否能够存活有直接的关系,本文针对常见重症护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供相关的护理管理人员参考。

二、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强化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的各项护理工作流程都是具有明确规定的,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护理,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护理措施,按照规定给予患者规范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对于重症医学科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都需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培训。我院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知识讲座,通过不断向护理人员传递知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准。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成绩及日常护理效果等方面筛选出一些优秀的护理人员,为其他护理人员做示范。

2、科室管理的强化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护士长作为组长,需对护理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督。对于重点病患,如新入科室的患者、刚完成手术患者及病情极不稳定的患者,需进行密切关注。对于制度管理,需对每日的交接制度、值班制度等进行督促。对于护理人员,需考察其护理工作是否规范、态度是否认真。

3、物品管理的强化重症医学科仪器种类较多,且大多都十分的昂贵。科室内需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保障每一台设备的运行不会出差错。这就要求每一天都应有护理人员对仪器的运转进行检查。对于药品管理,每一个所使用的药品上都应该贴标签,并放置于固定的位置。对于即将用完的药品,如医用酒精等,需及时的补充。

4、文件管理的强化一旦产生法律纠纷时,患者的病例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妥善管理患者的病例。同时,科室内的每一位医师在书写病例时,需规范、工整、真实,符合病例书写要求。护士长需对病例进行检查,对于书写格式不正确或内容不规范的病例找到当事人,要求其修改。

三、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我们合理规划科室布局,规范流程,使物品定点定位摆放,方便使用,创造一种人性化的流畅空间。

2、建立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护士长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护理人员,及时关注、经常沟通,及时释放负性情绪,帮助她们缓解压力,使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得以增强。鼓励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达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目的。

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工作量,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重症患者病房的工作紧张,繁重。护士长充分了解每名护士的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合理调配,根据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并采取强弱搭配、快慢搭配、粗细搭配、长幼搭配等多种形式进行排班,以保证护理安全。

4、加强护理队伍人才梯队的建设科内对各层次护理人员有计划地组织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使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去年护理部还制定了护理骨干培训学习制度,应用有意注意提高ICU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项目并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5、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运行病历护理文件的监控与管理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的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制定护理文件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护理病历进行检查、考核,使护理书写更加规范化。

四、院内感染安全的管理1、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眼睛、耳朵、口腔、周身皮肤。

2、不少患者家属因无法陪伴患者,常常担心护理人员是否可以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因此患者家属需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近况,让患者家属能够安心。同时应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尽量的包容患者家属。在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时,也需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应遵循探视要求,这样不仅仅是有利于院方的管理,同时对患者也是有好处的。在双方的理解下,降低护患纠纷,给予患者最优质的护理环境。例如针对患者随意拔出氧气管问题,需呀耐心的进行沟通,防止情绪激动,导致护理安全问题出现。

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正确熟练使用仪器。同时应用“五常法”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它是各种机构(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

定时由器械科专业人员检查、保养、维修,登记以确保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及运行安全。

4、加强医务人员院培训及卫生的管理。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制定院、科两级培训考核制度,加强院、科两级培训与考核;增强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接触患儿前后均进行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每月对医生、护士操作前、操作中手进行采样监测感染控制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狠抓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防止感染的发生。

5、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及激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的重要因素,易导致菌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致二重感染。

6、重症医学科集中了医务界各方面专业技术以及专门人才,并配备了多种现代化治疗仪器以及监测设施,对重症患者进行加强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疗效,尽最大力量挽救重症患者生命。通常情况下,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往往情况危急、病情变化发展较快且较为复杂,是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由于其医疗风险较高,出现医患纠纷的情况也较多,因此,如何加强重症医学科护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医患纠纷已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品管圈管理目前在我国医疗中已经有较多的应用,在基础护理、急诊科室均有应用。品管圈在护理安全领域的应用还较少,以往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担心与同事发生争执冲突,对一些情况漠视。品管圈活动为小组成员提供更开放与直接的交流平台,通过小组活动,增进彼此的信任。而且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质控意识,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重症医学科对于护理人员要求更高,QCC活动可以使基层员工由下至上进行管理,容易得到护理人员认可,有利于彼此之间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重症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安全管理中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管理和消毒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目的是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给患者提供较好的环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1]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症病人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旬刊,2011,(1):75-76.[2]孙春霞,葛东明,丁涟沭,等.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9):3248-3251.[3]司志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4]杨顺银.ICU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33).[5]毕小群.探讨防范产科危急重症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5-335.[6]陆美玲.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探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7]徐祥华,解梅,施春华.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3(7):1523-1524.[8]李秋丽,何月勤,李忠丽.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8(34):209-210.[9]张桂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3,(23):212-212.[10]何春梅.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注意事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