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王胜军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中学王胜军136527

【摘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需要重新探索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善措施。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有效措施、

一、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现状

1、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追求高分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会认为实验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他们普遍认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高中生物理卷面成绩的影响不大,故而在上物理实验课时,更多地是为了学生考试,尽量挑考试中会有的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么照着书本讲解,要么用粉笔黑板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理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部分物理教师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要会做题,学会考试。这样长期以来,实验教学的环节越来越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低。还有部分年轻教师一开始比较重视实验教学,但有时候的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理想,在整体氛围的耳濡目染下,也逐渐开始了用黑板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结论的老路,即使上实验课,也只是敷衍学校。这样导致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不升反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2、学生实验开课率低,学生实验相对较少,趣味性不高

在当今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任课教师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普遍认为讲实验加上做题更容易让学生获得高分,并且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所以,很多物理教师把实验课当成习题讲解课或自习课。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实验课不好控制,容易损坏实验设备,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麻烦,就改学生实验为演示实验或者干脆不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低。此外,高中学生由于平时课业任务比较繁重,在实验之前没有做好准备,在实验课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还有的学生比较放松,没有听从老师的安排,喜欢自己摸索,导致有限的实验课时间无法完成实验。大部分高中物理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趣味性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验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实验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上实验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合理分组学习,让每一个小组的水平保持相对均衡,及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每一个小组会形成较大的竞争力,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实验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团结意识。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不用一样的标准规划学生,不应过早让学生预知实验课将要并且必须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依旧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必须要让学生在实验之前通过查找资料或其他方式理解清楚实验的目的、?理和步骤,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在进行试验时,感到不知所措。

2、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将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去。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当学生觉得伤心时,要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平时多替学生着想,消减他们的精神压力,从而得到学生的理解。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爱护也会敬重和爱戴教师,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好感,主动学习。教师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嘲笑,不责备,并给予适当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让学生从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改改革的重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有趣,使他们迫切感到自己基础知识的不足,树立学生掌握高科技的责任感。物理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重视实验教学;更要关注教材的多方位解读,赋予教材以全新的生命;更应和全体同行交流?验,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