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在手术间物品管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5S管理在手术间物品管理的应用

王海静邵灵鑫

王海静邵灵鑫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264205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内手术间物品管理新方法.方法应用五常法进行手室间物品管理,制定明确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每个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实施五常法前后物品过期查找重消毒、环境整理、物品查找进行对比,耗时明显减少.结论应用五常法对手室间物品管理能有效改变手术间物品杂乱,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确保手术正常运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字:5S,手术间,管理

5S起源于日本,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它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

1、临床资料

资料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院手术室现有手术间6间,手术量多,而护理人员相对少,手术间管理不尽如人意。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手术业务大量开展,手术种类的繁多,对手术室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查找问题

①手术间内物品放置杂乱,仪器设备位置不固定管理欠规范。②物品没有明显的标示,寻找费时。③手术间物品未定数量位置,导致一次性物品过多,使查找过期物品的耗时增加,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3方法

3.1制定相关的制度,结合手术间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组织全科人员参加学习“5S”有关知识,树立理念,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具体的要求人人知晓,人人参与手术间”5S”的管理。

3.2成立护理质控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评价。针对目前手术间内存在的杂乱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照“5S”的相关要求,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及管理措施,定期检查、评估、反馈,并给予奖惩。

3.3运用“5S”方法

3.3.1整理“5S”活动中的整理是通过全面的检查和整理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根据科室的需要,明确的分为必要和不必要两大类,把必要的物品尽可能的减少,并放在合适的位置,将不必要的物品全部清除,将使用频率高、周转快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位置,把同类的物品放在相同的位置。使柜架的利用率明显增加。

3.3.2整顿充分运用“目视管理”[3]将物品定点放置,按时间顺序先后摆放、明确分类,标示清楚,标签统一,保证在30秒钟内就能取出物品,减少寻找的时间。根据常用、必需物品使用的频率确定基数,定量摆放,设置点数本,仪器设备定点放置,由值班护士每天上班前负责检查和补充,每台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按照标签数目将该手术间所有用品补充完整,所有的仪器设备检查完好,定点定位放置并填写使用登记本做好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护士长和质控员每周检查3-4次,每月覆盖所有医护人员。

3.3.3清扫、清洁每天早上由手术间的责任护士擦拭手术间内的所有物体表面,清洁公司专业人员清扫手术间的地面,完成每日小扫除,每月大扫除,医疗垃圾分类放置,使手术间的环境、物品达到规范要求,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4素养培养护士自律精神和“持家之道”[4]常自律,从护士长和质控员做起,人人遵守规章制度,做好培训,考核,加强监督管理,同时要做好自查自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工作标准从形式化到习惯化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4效果评价

应用5S管理法后改善了工作环境;通过对无菌物品定位、定量的放置,减少了护理人员的走动和查找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定期清除不必要的物品,消除了物品积压,避免了因管理不必要物品而浪费时间。5S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了洁净手术室安全的工作现场,;持续的执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使护理人员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

5体会

5.1环境管理程序化:层流洁净手术的环境要求很高,但由于手术人员多、流动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多,如果不定期整理,无法维持良好的手术环境。5S管理法的应用克服了带护理管理的管理难点,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5.2物品使用方便化:整顿的结果使即使是新来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清晰准确的找到所需的物品,使用后的物品能立即没有回归到原位。

5.3延长设备的检查:定期清洁、保养、检查,责任到人,检查到位。

5.4有效地控制感染:手术间内每日的清洁、每周的整理、每月的整顿。杜绝产生卫生死角,保证彻底清扫。有效地控制和稳定了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环境洁净度。

5.5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5S的意义在于使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标准、有目标、有制度、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地持续进行。在持续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承元TPM与工厂全面改善【M】2006

【2】孙然.新时期手术室管理新进展—我院实行综合手术室管理的体会【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08

【3】李福宣“5S”活动规范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09·04

【4】钱晓丽推行5S管理创建一流护理工作环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