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艺术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浅谈

韩建东

近几年,艺术专业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艺术专业学生与其他院系学生相比,基于其专业特点和弘扬个性的特殊性,也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认识把握他们的心理性格特点,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专业学生有其突出的特点

1.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但同时也赋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情感丰富,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参加教学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性格更为个性化和感性化,学生个体性格之间差异较大。

2.自我意识突出,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淡漠,时间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感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3.文化基础薄弱。表现为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而言文化功底较差,思辩性不强,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的优秀文化遗产不能较好地继承和吸收。

二、因势利导,提高对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1.针对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可以通过举办多种文艺活动等形式来加以引导,让学生扬长避短,使各方面素质能力得到提高。不言而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具有独特创造性人才的艺术院校来说,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更显重要。而组织多种文艺活动既是教学实践内容,又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式,一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潜能的方式。

2.为了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向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同时又注重情感沟通,情法并行。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上所谓“人治”的成分太重或是太大的随意性都将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具体实现。针对艺术类学生浪漫、散漫、随意性大、情绪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注意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遵循两个原则:

(1)制度管理原则,强调规范化管理,此原则重点突出一个“严”字。

(2)人情管理原则,强调思想情感的交流,此原则集中体现一个“爱”字。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将制度管理和人情管理紧密配合,相互补充,力争做到严爱有加,情法并重,使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全面、更有效。

3.针对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多渠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弥补文化课势在必行。

社会需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一点对艺术类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仅仅靠某一方面的技能是难以有大的发展的。人文素质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古今中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要求具备很高人文素质的人才,以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要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严格要求。一般来讲,艺术类院校对艺术生的专业技能尤为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则相对放松。为了弥补学生的文化素质的不足,一定要严要求,高标准。

其次,创造条件。在保持适度压力的同时,要在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多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及时将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他们,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第三,拓宽渠道,开展多途径教学。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多安排一些理论课程,比如美学概论、艺术概论、艺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另外,开设第二课堂教育,举办人文、社科系列讲座,邀请一些艺术大师和文化界名人与学生面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文化素质存在的缺陷,并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他律”为“自律”,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把握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针对性、实效性,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